我是湖南理科考生,高考分數378分,距離二本批次線還有很遠的距離。還記得,當我知道分數的那刻,心放佛都停止了跳動,寒氣瞬間流竄周身。
還沒消化這個噩耗的下一秒,好友就我耳旁說悄悄話“聽說咱們班51位同學,就只有兩位同學沒有考上二本,你知道是誰嗎?”瞬間我都覺得,他是在故意羞辱我,斜睨他一眼,轉身走人。
在人前,我是那么的驕傲,可是就在進廁所門,眼淚不受控制的傾眶而出。那時,我僅僅是因為不能接受分數,在全班乃至全村前丟臉的現實,而感到難受和羞憤乃至哭。
可當面臨填報志愿的這一刻,我才發現,分數的影響遠遠不是一個面子問題。因為低分數,我面臨的大學選擇幾乎是專科,學費那么貴,農村娃幾家有能力去耗費?
專科代表我將來的圈子基本都是專科生,代表三年畢業后,很多工作將會拒絕我,代表……我后悔,我沒有認真學習。
可后悔有用嗎?唯有將這份后悔化成經驗,告訴即將上高中,或者即將面臨高三的學弟學妹們,在未來的幾年,不要像我一樣后悔這幾件事。
1.盡量不要和老師鬧情緒
這也許是我最深刻的體會了。高中的學習,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老師們一步步引導我們該如何復習,如何前進?我發現,我們班跟著老師來,并且獲得老師的指導,除非智力有問題,基本都能夠考上不錯的學校。
反而我在高中學習,因為經常違反校紀,總是被班主任請去辦公室,甚至有一次都嚴重到要退學,是爸媽求了好久,才留下來繼續學習。
可就因為父母在班主任面前的這一求,我雖沒有違反校紀,卻恨上了班主任。凡是他上課,從來不聽,不是睡覺就是狠狠地盯著他。這種情緒,居然慢慢地滲透到了其他老師的課上。可想而知,老師和我的關系很僵。
那時,我還嘲笑某些“隔斷時間,被老師突擊檢查作業,檢查進度”的同學,太憋屈!反觀我,老師只要我不吵不鬧就行了。現在回想,真真是當時年少輕狂。
2.要有堅強的定力高三以前,很多人跟我說,要有目標,高三的學習才有動力。在高三,我也有目標,考上大學就是我的目標。可是,很少有人告訴我,有了目標之后,我該怎么做。
我把目標寫成大字擺在桌上,當哥們兒叫我去打游戲,當電視劇《香蜜》在熱播,當瞌睡蟲在肆虐的時候,我統統都屈服了,和一個擺在桌子上的目標來看,眼前這些更吸引我。無論我在不在桌前,反正目標都會擺在這,能夠輕松一會,我再回來讀書吧。
一點點的放縱,錯過的知識點,越到后面越多,到了最后,我居然發現每一個都是重點,別人都開始把書讀薄,我卻開始越讀越厚,談何輕松應考。
3.筆記必須有筆記這個事兒,應該工工整整安安分分地記下來。我也是十分不屑筆記這種事。
老師講的都是書本上的事兒,有的更甚至是一字不錯。有書就行了,記筆記是傻瓜才干的事。
到了后來,看著志愿填報白紙上的一個個院校以及專業隨意記載,我才發現,原來這才是筆記。筆記記下來不是給別人看的,是給自己尋找知識點,整理脈絡的東西。
當你記下認為疑惑,或喜歡等等的東西的時候,重新查閱時,會發現,那一個個知識點就像細碎的珍珠被串連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