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部名為《有一種青春叫高考》的電影在網絡上映,它講述了中學生陳升兩次參加高考的經歷故事。
必須指出的是,片子過于套路,模式化的早戀與學習、家長的期望與學子的心緒的對抗,這些內容的描繪顯得片子的內容蒼白無力,劇情沒有亮點,同時傳達的那種為高考而努力的向上精神也不十分濃烈,至于考入名校的大圓滿更是沒有多少看點。
好學生陳升,成績優異,曾是全校第一。在高考前三天,向喜歡的女生吳雯表白,不顧老師的阻擋,與吳雯牽手。但是陳升母親對他的對高考的忽視擔憂不已,對他進行了管束。之后,高考結束,陳升成為全班唯一沒上三本線的學生,而喜歡的女生吳雯則考上了大學。
無奈的陳升只能選擇了復讀,此時讀大學的吳雯已經對他沒有了感情。陳升可謂遭受了學業與感情的雙重打擊。不過,在他的周圍,有愛慕他的女同學素素,還有差等生杜一博等。朋友的鼓勵,加上姥姥的病重,都讓陳升承受了一定高考的“責任感”與“危機感”。最終,陳升還是不負眾望,考上北京大學,完成了在高考階段的涅槃。
關于高考相關的電影,筆者認為對于高考氛圍的視覺傳達、高考生的備考狀態及精神才是片子應該所要關注的點。至于,要營造一種學生的生活(文娛、感情)與學業的不可避免的沖突,可以取用,但一定是合理或是有代表性的。
《有一種青春叫高考》中,好學生陳升在考前三天表白,結果是未達本科線,而第二年卻能考上北大,劇情不免狗血,雖然不無可能。同時,導演的企圖似乎很多,但細節均未做好,造成片子贅余過多。
最后,祝愿天下高考生考試愉快、考上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