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期從事英語教學(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簡稱ELT),又因為有一個拗口的姓,這位英國知名英語語言教學專家NICKMICHELIOUDAKIS,在博客上一般自稱ELTNick,而在YouTube上則有他上傳的200多集“英語教學喜劇”(Comedy for ELT)。
本周一,作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專家公開課”坐鎮(zhèn)嘉賓之一的Nick來到外灘教育演播廳,用55分鐘時間上了一堂名為“幫孩子學詞匯”的外灘微課。多年來,他長期撰寫并發(fā)表“心理與英語教育”系列文章,并擔任牛津大學教師學院講師。

我們愛把詞匯比作構筑高樓大廈的基石,詞匯學習也因此成了一樁承載了千鈞重量的苦差事。在70、80后的記憶中,“背單詞”的常見圖景就是——翻開“紅寶書”,從A背到Z。這種孤立、機械的記憶方式讓詞匯學習變得毫無樂趣。
在教學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孩子們早早就有過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教學法)等愉悅學習體驗的當下,這種依靠高度自律才能達成目標的學習方式還奏效嗎?對此我們心生懷疑。
也許是因為熱愛喜劇的關系,Nick眼中的詞匯顯然詩意和有生趣得多。他一開場就強調了詞匯的重要性:
來到國外,你對當?shù)卣Z言所知甚少,根本不懂語法,但是走進一家面包房,只要蹦出零星幾個單詞,之后連比劃帶猜,就基本不會餓肚子了。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詞匯?哪些方式才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呢?Nick亮出本次微課的課程目標,即為家長們找尋方法,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擴大、記憶、復習英語詞匯:

在尋找具體方法之前,首要任務就是了解英語詞匯的特性,把握它們的使用規(guī)律。在本次微課中,Nick分析了英語詞匯的10個特性,并提出了相應的10種方法,我們不妨稱之為“英語詞匯學習十大金律”。因為天馬行空、生動形象,也更容易讓時不時就腦洞大開的孩子接受。
金律1:單詞喜歡呼朋喚友 / Words are social animals
Nick建議,第一次和某個單詞打照面時,最好連同它所處的語境一起熟悉,了解其具體用法,之后再單獨拎出來加深記憶。

金律2:詞匯就像散落于室的書 / Words are like books
歷史、文學、經(jīng)濟、法律……面對一屋子雜亂無章的書,如果想快速找到其中一本,該怎么辦?按照科目分門別類才會提高效率!
在Nick看來,詞匯也是如此,要快速檢索,就得有意識地去分類。如果讓孩子按照這個思路去整理筆記,就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

金律3:重點記憶高頻詞匯 / Some word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Nick給出了兩個數(shù)據(jù):一名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母語使用者,學習的詞匯量為40,000-50,000,但平時真正用得到的僅為4,000-5,000,即所學詞匯總量的10%。
所以為了提高效率,不妨讓孩子有選擇地去學習高頻詞,考試或小測驗時也要盡量避免考察生僻詞。

▲牛津分級讀物(Oxford Graded Readers)
就只使用最常用的3000個詞匯
金律4:單詞也愛成雙成對/ Words like being married
在Nick看來,如果孩子知道了一個詞組、一種搭配的意思,他也一定知道詞組中每個詞的意思,但反之不一定成立。
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說話時不是把一個個單詞連在一起,而是把一組組詞串在一起,所以才能流暢地表達。
因此,他建議家長們鼓勵孩子記詞組和搭配,而不是記一個個孤立的單詞。

金律5:單詞就像手串上的珠子/ Words are like beads on a string
如果不想讓珠子散落一地,就得在手串上打個結。同樣,如果不想讓單詞學過就忘,也需要時不時地小結鞏固。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明明桌上放著一本書,但如果內容不是那么吸引人,不一會兒思緒就會神游四方。成人況且如此,對于注意力更易分散的孩子而言,要集中注意力就更難了。
所以Nick建議:時不時地給孩子來一次小測驗,激活他們的主動記憶,這樣更有利于將所學內容系統(tǒng)化,效果也遠優(yōu)于單純的被動記憶。
如果想讓孩子記住下面這些詞,有什么好辦法呢?可以借鑒一下Nick在微課中演示的方法。

金律6:單詞就像船只/ Words are like boats
Nick援引國際對外英語教師協(xié)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主席Herbert Puchta博士的比方——Words are like boats,并作了細致的解釋:如果20條船各自為政,很快就會四散飄零;但是如果將它們連在一塊兒,輕易就不會分開。
這種“聯(lián)結”正如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他建議以一個熟悉的詞匯作為聯(lián)想的起點,發(fā)散開去,學習與之相關的生詞。下列詞匯就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記憶:

金律7:單詞也愛你問我答/ Words love quizzes
如果只是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讀對話,效果可能不佳,家長們可以時不時地和孩子聊聊天,比如:
What do you do at school?
What do you call the other students who arein the same class as you?
也可以在說到目標詞匯時故意停頓,讓孩子補充,比如:
You can pass a test or you can…
當然這對家長的要求比較高,需要熟悉教學內容,并稍作“設計”。
金律8:詞匯愛“書蟲”/ Words love bookworms
閱讀是擴大詞匯量的最有效途徑,讀得越多,學到的詞匯也越多。為了說明新詞在語境中反復出現(xiàn)時,大腦就會下意識地琢磨出其含義并記住這些詞,Nick還分享了一位美國教授在多年前做過的實驗。
但Nick同時強調,書不是越難越好,一定要為孩子選擇難度適宜的書——當生詞量超過20%時,讀者會覺得不知所云,而不斷查閱詞典則會導致糟糕的閱讀體驗,破壞閱讀興趣。
金律9:單詞愛跳舞/ Words love to dance
為什么人們愛跳舞?因為舞蹈中包含了節(jié)奏(rhythm)、旋律(music)、動作(movement)、情感(feeling)!
如果能在學習詞匯時輔之以這四要素,同樣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記憶。所以Nick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多念兒歌(chants)、多唱歌曲(songs)、多講故事(stories),并且盡量繪聲繪色地去演繹(add emotions)。
Nick還分享了自己聽鮑勃·迪倫民謠的經(jīng)歷——大約是在14歲時,他聽了頂多三遍《地下鄉(xiāng)愁藍調》(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就能一字不落地唱出來,至今還能脫口而出。


金律10:單詞喜歡探索家/ Words love explorers
鼓勵孩子多問問“這個用英文怎么說”(How can I say it in English?),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增加新的詞匯。
比如客廳里的家什,就可以挨個兒問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