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年底,各種高校排行榜也漫天飛,老牌排行榜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他們的2016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跟著QS也出了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然而,它們對內地高校排行差異有點大: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完整名單只有150所高校,其中有7所內地的。
1:北京大學
2:復旦大學
3:上海交通大學
4:清華大學
5:浙江大學
6:南京大學
7:中國科技大學
進入QS150強的內地高校有10所: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復旦大學
4:上海交通大學
5:浙江大學
6:華中科技大學
7:北京理工大學
8:南京大學
9:同濟大學
10:西安交通大學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兩者采用的計算方式不同。泰晤士的數據是來自對全球2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大型國際企業的3500名招聘經理的調查。
而QS采用的排行標準是大學的全球雇主聲譽、校友成就、企業合作、校園雇主、招聘活動、畢業生就業率。
不過最近這一年,總體國內高校在各大排行榜大有高歌猛進的勢頭。不少小伙伴也心生疑惑:“中國大學排名突飛猛進,不會是虛高吧?”
高校
現在是不是連四大榜都不靠譜了?
由于計算排名的方法的不同,我國內地共有91個高校進入四個排行榜,但每個榜單都上榜的高校只有19所。
有人對它們在四個排行榜中的名次進行一致性計算,標準差數值越小,表示一致性越高。

(注:區間名次取中位數作為的估算名次)
通過上表可見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其實排名的一致性越高,越偏科的高校一致性反而越低,也就是說名校的綜合實力是經得起各種排行榜的考驗的。
QS全球教育集團中國總監張巘表示,上述4家排名經過長期發展才確立了今天的影響力,沒必要為了一個國家教育發展調整指標,損毀在全球其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當高校被排行榜牽著鼻子走
在國內高校的辦學信息并不完全透明的情況下,吃瓜群眾很難真正地去了解國內高校的真正實力。只能通過排行榜去比較。
排行榜備受群眾倚重的結果是排行榜帶給高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高校對排行榜的態度已經從最開始的“漠然”到“抵制”,再到現在“不得不重視”轉變。
“大學普遍重視大學排名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壓力。”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講師張端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是作為舉辦者的政府要依據排名機構對大學進行問責;二是學生、校友等利益相關者在看到排名下降時會給大學施加壓力;三是排名結果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聲譽,進而影響考生及其家長對學校的判斷和選擇。所以,大學除了重視排名以外,別無選擇。
國內一些高校往往選擇其排行名次較高的排行榜對外宣傳,不少高校以“如何提高大學國際排名”為題開講座、設論壇,甚至有高校直言排名為其下一步建設“兩個一流”指明了調整方向。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各大排行指標體系都有缺陷,高校盲目追求排名并不可取。但不可否認它對社會了解大學的作用。
對學生黨而言,尤其是升學黨,排行榜本身是具有參考意義的,所以小編還是這要貢獻今年最后一個排行榜啦。
這就是新鮮出爐的——2016年全國99個一級學科大學排行榜。數據來自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是目前中國持續開展大學評價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團隊,至今已有27年歷史。
學科排名其實比大學排名更有指導價值。如果在一個排名靠前的大學讀一個排名靠后的學科,講真,找工作時會發現自己挺雞肋的。
這個學科排名綜合考核中國大學學科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從學術水平、畢業生質量、師資隊伍、學科資源和學科影響等五大指標對中國高校除軍事學以外的12大學科門類的99個一級學科展開綜合評價。
專業第一的大學
然而,小編卻發現了一個費解的問題:不管在哪個排行榜上,清華北大永遠在老一老二上你死我活,但是老三是誰,這是一個謎。小編已經幫你們把每個學科的第一名都列出來了,看看有沒有你們想考的學校吧~~
法學

工學


管理學

教育學

經濟學

理學

歷史學

農學

文學

醫學

藝術學

哲學
資料來源:《2016年全國99個一級學科大學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