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關鍵在于鄉村教育質量提升。普通高中是縣域最高學府,也是鄉村學生向往的教育高地,更是鄉村孩子用學習改革命運、實現夢想的地方。鄉村振興的基礎是鄉村教育振興,重點是縣域普通高中振興。當前,縣域普通高中占全國普通高中的半壁江山,只有縣域普通高中的高質量發展,才有基礎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發展。
經過深度調研,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大附中校長邵志豪對當前縣域普通高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縣域普通高中振興精準幫扶“1+1深耕計劃”。
一、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和縣域普通高中長期精準幫扶
由地方政府牽頭,建立一所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精準對接幫扶一所縣域所有普通高中,簽訂5年質量提升計劃,即“1+1深耕計劃”。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專門用于縣域高中質量提升工程。
二、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要“送”
一是每學期組織一次全學科送課下鄉,為縣域普通高中學生現場講課,組織縣域普通高中教師集體評課研討。二是每學期組織一次全方位送培下鄉,為縣域普通高中教師開展專業培訓,指導教學研究。三是每學期集中組織一次送教下鄉,組織縣域普通高中教師集體備課、學科教研、命題討論、課程開發等。
三、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要“請”
一是每學年請全科縣域普通高中教師到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駐校短期培訓,每學期安排10名教師到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跟崗培訓一個月,一對一配備指導教師,并建立線上常態化師徒關系。二是每學期組織一次骨干教師影子培訓,安排10名骨干教師到大中城市高中,一對一配備優秀教師,建立城鄉對接名師工作室,影子培訓一學期,完成一項教學研究。三是每學學期組織一次學校中層管理干部跟蹤培訓,安排10名中層管理干部,一對一配備學校領導擔任導師,跟崗開展管理崗位專職培訓一學期。
四、設立平臺,聯合開展三項互動
一是教研平臺,每學年組織一次聯合教研活動,縣域普通高中教師與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教師同臺授課,同題異構,共同研討,提升教學水平。二是培訓平臺,每學年組織一次專題培訓,系統規劃五年培訓計劃,從課程開發、課堂教學、育人方式、教學評價、學生管理等主題入手,設置系統培訓課程,每次培訓都要組織實踐考察,由大中城市示范性高中與縣域普通高中教師共同參加。三是德育平臺,每學年開展一次德育工作交流活動,以學生培養為主題,開展系列論壇,同時舉辦城鄉學生聯誼活動,既為縣域普通高中班主任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發展平臺,也為縣域普通高中學生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和綜合實踐能力提升提供平臺。
文章作者 | 錢麗欣 任國平 邢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