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22個記者節即將到來。《2021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有3.6%的2020屆本科生畢業后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該比例較2016屆增長了0.3個百分點。
媒體/出版職業類躋身本科生從事比例最多的10大職業類
分析發現,平面設計人員、編輯、廣告策劃人員、影視動畫制作人員及廣告文案員等是其主要從事的職業。其中,平面設計人員、編輯更因為就業人數較多,已躋身202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50個職業之列,從業比例均為0.7%。
專業學習為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本科生主要來自的專業進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的本科生主要來自視覺傳達設計、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動畫等專業。
因發展空間不夠對就業不滿的比例明顯更高
從就業滿意度來看,2020屆從事媒體/出版職業類的本科生的就業滿意度為73%,略高于本科生平均(71%)。
從就業不滿意人群反饋的不滿意原因來看,收入低、發展空間不夠是從事媒體/出版職業類本科生對就業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對比全國數據可以看到,因為這兩個原因對就業不滿的比例高于全國本科平均水平。其中,因為發展空間不夠不滿的比例高于全國本科平均11個百分點。
從事媒體/出版職業類本科生起薪持續上升
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近五年從事媒體/出版職業類的本科生月收入持續上升,從2016屆的4397元已增長至5419元,起薪漲幅達23%。
從畢業中期的月收入來看,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的2017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后月收入為8158元,較半年后月收入(4763元)漲幅達71%;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的2015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后月收入達10100元,較半年后(3956元)漲幅達155%。
自媒體的發展讓更多人有了自由發聲的渠道,也為大學生靈活就業創造了更多可能。數據顯示,2020屆從事媒體/出版職業類的本科生中91.1%受雇全職工作。其中有8.9%的本科生處于靈活就業狀態,也就是說盡管他們從事的是媒體/出版類職業,但其狀態為受雇半職、自由職業或自主創業狀態。
數據顯示,2020屆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但受雇半職、自由職業、自主創業的人群月收入相對較低,為4453元,低于同樣從事媒體出版類職業但為全職工作的人群1060元。
盡管薪資并不具備明顯優勢,但靈活就業人群的就業滿意度(76%)明顯高于全職工作人群(73%)。就業滿意度是從業者對就業現狀的主觀評價,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而薪資并非影響就業滿意度的唯一指標。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自由的工作狀態等因素或許是讓靈活就業人群對就業現狀更滿意的原因。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于夢江 通訊員:郭坤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于夢江 通訊員:郭坤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于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