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知識點眾多,尤其是文科綜合、語文和英語,都有大量的知識點需要考生去記憶,及時每天鞏固總結,總還有遺漏的地方,那么,該如何來提高學習的效率?本文將為你闡述。
很多的學生都忽略了一個細節,許多的老師經常都會強調,上課時應該學會做筆記,勤快的學生還好點, 懶一點的學生根本就不用提做筆記這件事了,大家很可能都會忽略過這個細節。
做筆記到底重不重要?答案是肯定的,認真做筆記的學生明顯比不做筆記的學生記憶力要好一些,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就在腦子里多加深了一些印象,肯定比不做筆記的同學記憶力好。
很多學生都整理過課堂筆記,但是很遺憾,90%以上的同學其實不會做課堂筆記,典型的有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類型:老師的錄音機,很多學生只記不聽,成為老師的錄音機。
第二類型:老師課堂的板書,全班一樣。
第三類型:課堂筆記記到了書上,也是最愚蠢的課堂筆記,還不如不記。
做筆記不是老師說什么就記什么,也不是照著黑板抄寫,也不是盲目的亂記,做出來的筆記連自己都看不懂。不管你是哪種類型,歸根到底就是沒掌握到如何正確做筆記。在我的從教生涯中,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在把它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 三點一線:“三點”是指聽課要抓“重、難、疑”點。課上老師提出的難、重點,還有就是“疑點”,要求學生在下課后用一分鐘時間標出疑點。“一線”是整理昨天的知識和今天的關系。
二: 色筆區分:三種不同顏色筆區分三個點。
三: 預留空白:學生聽課時以聽為主,課堂筆記要記成大綱類型的筆記,給課后整理留空白,給初三留空白,中考秘笈“一輪復習抓筆記,二輪復習抓錯題,三輪復習抓歸納”。
第一輪筆記抓整理
整理錯題本時要把原題和錯解都抄上,要前一天的錯題和當天30分鐘作不出來的題,記錄在錯體本上。
周末的時候做錯題分析,做兩件事情:
1.錯誤的原因
2.正確的解法。
平時做作業禁止做一道題花30分鐘,而周末花3小時也要自己解。因為作業主要完成孩子的應試能力,而錯題本主要完成查、缺、補、漏。只要堅持這樣做,慢慢養成習慣,學生自然就學會了應該如何去做筆記。
第二輪復習抓錯題
絕大多數初三學生二輪復習抓不起來。做完一輪復習后,他們都變成聾子和瞎子。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哪沒學好,復習怎么復習呢?所以錯題本相當于飛機的導航燈一樣,指明前進的方向。錯題本能夠指引自己查缺、補缺。
第三輪復習抓歸納
文科積累呈層狀,分類整理看數量。理科整理呈樹狀,正確習題練思路。文科學得好的孩子,數量感很強,積累越多,作文越好。
學會做筆記,提高自己的記憶力,特別是初高中生,掌握這個技巧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課程的復雜繁重,很多同學沒有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形成一個體系,然后課業就形成了一種負擔,所以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