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2016年文科考生張**,女,漢族,高考實考分457分,沒有加分。
該考生和家長對志愿填報基本無研究,對本科二、三批合并后的本科二批如何找準位置填報志愿更是一頭霧水,特別是對“動態排名、精確定位”、“專業志愿清”的填報模式幾乎是一點不懂;網報前考生和家長來本室咨詢。
經過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并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科特長,為考生規劃以中國語言文學類的專業為主攻方向,輔助專業為法學或管理類的專業,院校地區不限。
方案設計如下:

在實際網報時考生意向又轉為非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不學,院校必須是區外。
經過對院校和專業的排序篩選,確定重點關注唐山師范學院。封網前2分鐘專業排名狀況分別為4、4、5、5、6、5、6、5、5......,家長很是擔心,要求換成保底的院校,可考生極不情愿,問我應如何決斷。我要求她們繼續堅持,按要求進行刷新,查看排序。2分鐘后該分數段網報結束。
最終被唐山師范學院錄取,錄取專業中國語言文學類。院校招生計劃10人,院校排名第5名;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計劃5人,專業排名第5名。
錄取結果公示:

【點評】
1、該考生網報時雖然出現了驚心動魄的局面,但由于提前準備充分,關鍵時刻仍敢于堅持,最終以最低分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專業和心儀的大學。
2、若沒有多年的臨場經驗,關鍵時刻豈敢一言賽九鼎。
3、家長在看到排序結果時激動的說:“肖老師你的臨場經驗非常豐富,判斷準確,心理承受能力真強,佩服”。
4、唉,事后想想,萬一最后30秒再擠進來一位高于457分的考生造成脫檔,指導老師豈不成了“千古罪人”?但為了實現考生夙愿,冒點風險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