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現實中,確實很刻苦,但是刻苦學習并不等于高效的學習,很多學生身心疲憊,成績還是沒有提高,甚至下降。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學生開始懷疑自己。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用下面這篇文章,為同學們分析一下學習效率低的原因:
1、學東西僅靠死記硬背,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同時也沒有將自己學到的內容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
十幾年寒窗苦讀,說白了只為高考。但現在的高考,很少考查哪些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運用上,如果知識不能體系化,運用化,僅僅靠死記硬背的話,即便你能對考點倒背如流,考試分數可能依舊不理想。特別是一些文科的考生,很多人覺得背書是根本出路,某某科如何背,可想而知,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在接下來備考中遇到的困難有多大。
2、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安排學習規劃。
很多學生被動的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自己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重視,更沒有得到解決,問題擺在那,沒有得到解決,你怎么能做到不斷的完善和進步呢?根據如今高考競爭強度可想而知,誰能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的解決,誰就能脫穎而出。
3、資源沒有合理的運用。
作為一名學生,尤其是高三的學生,一定要合理的運用資源,可供選擇的資源有老師、資料、同學等等。現實中,你遇到的難題,也許對別人來說,不是什么難題,但是很多人由于性格的因素,覺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別人幫助卻不好意思表達。包括我班上的學生有很多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從來沒有單獨問過題目。如果有一天靜下心想想,自己為什么喪失掉很多機會,很容易想到自己曾面對多么好的資源卻沒有應用好。
4、心態因素的影響。
舉個例子,有很多高三學生由于自己學習效率不高,害怕看到高考倒計時牌,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被時間追著跑,而不是自己合理的應用時間,還有的學生由于對學習認識方面的存在不足,覺得難題、瘸腿科目就很難補上了,隨著時間離高考越來越近,變得很糾結,糾結這個詞以前解釋過--用一半的時間懷疑自己,用一半的時間來寬容自己,結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樂,什么問題都沒有解決。當然影響備考效率的心態因素很多,需要及時調整。
所以這里提醒各位學生,平時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心理素質,不要覺得高考離自己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