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能否以良好的心態度過孩子高三最后這一百天,是家長幫助孩子考出好成績的最關鍵、最重要、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環節。
雖然高考成為了家庭生活中最中心、最根本、壓倒一切的大事,但家長心態的平與自信,更有助于孩子輕松而樂觀的面對學習,緩解焦急和憂慮等消極負面情緒。家長要重視自己心態的調整,在孩子高考前,即使工作上或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依然保持心情放松,沉得住氣,不要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來,就會把可能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因此,家長要充分認識到高考備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指導孩子怎樣復習功課,怎樣做作業,那是老師的事情。我們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功課、學習的內容了解甚少,既然不了解,就要尊重孩子的學習節奏,不亂指揮,亂發言,給孩子添亂。
行動上的“四不”與“四要”
四 不
(1)不給孩子施加壓力。高考越近家長越小心,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使考生更擔心自己考不好的后果了。家長“盡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快高考了,孩子本身思想壓力就不輕,做父母的應該淡化高考氣氛,讓孩子自己去復習。有位學生的家長每天給這位學生搬車子、擠牙膏,可是孩子不但不感激,反而很反感;我問這位學生為什么,她回答說:“我要是考壞了, 我媽可有話說了,什么為了照顧我,她連班都不上了,每天給我干著干那……我怕聽這些話”。
(2)不叨嘮。整天把高考掛在嘴邊,時時對孩子說,要抓緊時間復習,其實孩子的心理也非常緊張,越說孩子越緊張,越說孩子越煩躁。希望家長不要提出苛刻和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是孩子最親最愛的人,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鼓勵、支持、理解,而不是考試失利時的橫眉冷對,失敗時的抱怨冷落。不要懷疑他們是否努力,不要總是喋喋不休的教導該如何如何學習,”要想出頭,惟有埋頭”這個道理他們早已爛記于心。
(3)不許愿。家長考到孩子高考前的復習生活過得很苦,出于心疼孩子,更重要的是想刺激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便會許下很多承諾,如“你考上大學,帶你到哪里旅游”,“你考上大學獎勵你多少錢”,“你考上大學給你買什么”等等,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還會增加孩子的壓力。
(4)不嚇唬。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制造壓力,就威脅孩子,“考砸了,你就給我去種地、養羊”,諸如此類,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不利于孩子復習。

四 要
(1) 要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把這100天看做平常的日子,家長之間要和諧,不吵架不打架,減少矛盾,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個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煩惱在孩子面前宣泄,與孩子的對話也要和心平氣和、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用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對待孩子。尊重孩子人格、孩子復習方式、和孩子應對策略,把學習權交給孩子。
(2) 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好應對各種煩惱的心理準備,如:(1)記憶力下降;(2)水平不升反降;(3)考場緊張;(4)壓力和焦慮等。當孩子情緒低落時,家長要為孩子打氣。減輕學生壓力。要相信孩子有把握、有能力、有信心迎接高考,相信學校為孩子所做的一系列沖刺工作。多做積極的暗示,使孩子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高考。
(3)要經常和老師交流:要充分支持老師的教學工作,不要抱怨老師不理解孩子。抱怨反而會影響孩子沖刺高考的信心和積極性。家長與孩子交流時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與老師聯系,共同謀劃合理的方案,給予及時的疏導和消除,共同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去。
(4)要注意提供適度衣食后勤服務:高三學習的強度和緊湊的節奏,需要一個強健的身體作保證,每次返?;蛱酵⒆咏ㄗh買一兜蘋果和一箱牛奶。不要怕孩子吃不好,影響了考試,于是就努力大魚大肉改善伙食,避免造成孩子生理失調,學習精力不濟,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更不要盲目跟風看廣告,給孩子買營養品、補腦液一類,希望創造以吃促學的奇跡。從曾經這樣“吃”的同學反映的實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錢,不頂事。因此,家長的心理關心要細致,物質關心要科學。
孩子高考的成績與外部環境的影響不無關系。而對高考生影響最大的外部因素莫過于家庭的環境。所以家長在這高三最后的100天里,應該充分做好為孩子排憂解難、后勤保障的角色,不缺位不越位,快樂學習,快樂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