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假,在外地回家的路途中,母親安慰駕車迷路的父親說:“別著急,只要一直向東走,方向不會錯,就一定能到家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嘛!”聽到母親的這番話,我驀然收回停留在車窗外的視線,內心怦然一震!是啊,這不是對高考之外最形象的解釋嗎?
是的,高考之外,“條條大路通羅馬”,需要我們突破世俗的目光。
世間凡事都有利有弊、有得有失,這是自然規律。對待高考的認識也是如此,高考成功固然值得欣喜,但高考失利也未必人生失利。當無數創業者仰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時,不少人并不知道他也曾是個高考失意的考生。
我們的失利有時屈從于“高考是成功人生唯一選擇”的世俗目光,而這種世俗的目光猶如坐井觀天,而“井底之蛙”又怎會理解“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人生哲理。卸下屈從于世俗目光的思想包袱,我們就不會因為世俗的目光而或喜或悲,也不會在世俗的目光中乞求憐憫和博得同情,更不會在世俗的目光中迷失自我。我們是自我思想的主宰,我們更是自我心靈的主宰,唯有擺脫心靈的枷鎖,放寬眼界,謙遜向上,才能沖破人生的自我束縛,實現人生的輝煌。
高考之外,“條條大路通羅馬”,需要我們堅持百折不撓的精神。
高考失利是每一名考生所面臨的潛在選項,高考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擊垮了我們的生活信念和意志品質。沒有誰的人生總會是一帆風順的,但要看每個人是如何面對這些失敗和困難的,有的人選擇接受現實,而有的人卻選擇了逃避。智者會選擇前者,把失敗當成墊腳石踩在腳下,踩著它一步步走向成功。我們大多人也許曾固執地認為,光芒閃耀的成功人士總是走得一帆風順,好像他們總能受到命運女神的眷顧一樣。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也許經歷過了無數次的跌倒與挫折,這其中或許就包含高考失利,但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意志品質決定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在自我抗爭中,也許是千回百轉,但他們最終獲得了成功。
高考之外,“條條大路通羅馬”,需要我們放眼更為廣闊的天地。
我們的成功并不局限于高考的成功,高考成功只是人生的階段成功。高考成功不一定就能擇業成功,擇業成功不一定能事業成功。當今時代,國家為我們莘莘學子開創了施展各項才能的廣闊天地,無論是誰,只要在社會這個綜合大舞臺上奮勇拼搏,努力進取,就能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放眼大洋彼岸的美國,美國的人才體系是多元化的,美國人才的成功途徑也是多元化的。只有“多元化成功”才是真的成功。這種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對他人或自己乃至社會是否有益,是否能讓一個人在自主選擇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并由此獲得最大快樂,這才是真
正意義上的成功。請記住“天無絕人之路”,“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之外我們還有更為廣闊的天地。
高考之外,“條條大路通羅馬”,需要我們振作精神,奮勇拼搏。
或許我們出身卑微,或許我們的生活條件很差,或許我們沒別人聰明,或許我們高考失利了,但請不要輕易放棄你的人生追求,要振作精神,也許我們可以重新努力再次參加高考,也許可以發現你感興趣的社會內容,找出你所擅長的社會工作,然后認真地去做它,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到那時,你就是一個成功者。俗話說:不求門門通,但求一門精,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為自己開創自己的“羅馬路”。
或許我們的“羅馬路”上荊棘密布,或許在路上我們與目標相隔萬水千山,但請記住,世界上最鋒利的刀子是人的手,只要動手做,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世界上最長的路在腳上,只要走,就沒有走不到終點的征程。世界上最堅強的是人的心,只要肯堅持拼搏,我們就可能成功。然而,如果我們不去拼搏和歷練,世界上最堅硬最鋒利的東西就可能變成最脆弱的東西。選定自己的路,不要氣餒,抱著一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決心走下去,拼搏下去,你一定能到達自己心目當中的那個“羅馬”。
人生不是100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高考,或為加速器,或為剎車閥,一快一慢都是人生的經歷。長跑途中放眼眺望,山外的青山層巒疊嶂,樓外的高樓景色無窮,等到回頭看時才發現,那只是長跑路上云淡風輕的一念。
親愛的同學,讓我們突破狹隘思想的束縛,真正做到高考內外都能充分挖掘個體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從而開拓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