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擬志愿填報還有2天,今天,小編為各位考生及家長整理了來自省考試院及寧波市考試院專家的志愿填報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馮成火、計劃發展處副處長應朝帥做客浙江之聲《新聞直播室》,詳細解讀高考新政策變化,回答考生和家長提問。
微信聽眾
什么是分段填報志愿和錄取?位次比例如何切割?
馮成火: 所有考生按分數排位,前20%、60%、90% 及90%以后的征求志愿,按照平穩錄取的原則,實現錄取平穩落地。20%,60%和90%三個比例與原先三個批次分數線基本對應,比如原來本科的第一批占學生比例16%-17%之間,大致參考確定比例20%,與前兩年接軌,略有余量。
網友
新高考改革后,相同分數的考生如何錄取?兩位考生填報志愿順序和分數均相同時,會影響錄取嗎?
馮成火:同分錄取按位次,首先看文化(3+3)分,當文化總分相同時,參考語文數學分數,如果再相同,則看語數單科分數,再相同時看英語等各科分數。電腦先看同分位次,位次相同時看志愿填報的前后順序,名額有余量時兩位考生均錄取。
熱線聽眾
80個志愿怎么填,有沒有什么訣竅?
馮成火:打個比方,80個志愿的組成,考生可以選擇浙江工業大學的50個專業和浙江大學的30個專業,也可以選擇同一個專業80所不同的學校,當然也可以選擇80個不同的專業,投檔的依據根據考生80個專業的排序。像985和211學校會更適合一段的學生,普通高校更適合二段學生,綜合個人喜好填報。
網友
報考藝術類的考生還能參加3位1體考試嗎?如何錄取?
馮成火:兩者都能考,但是填報志愿時只能選擇一個,錄取建立在報考基礎上 ,不報考不錄取。
面對浙江的新高考改革,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馮成火提醒考生和家長,從考生實際出發,理性填報志愿,很多家長會過度在意每年的招生人數,其實錄取率更值得關注,馮副院長判斷,2017年浙江的高考錄取率可能會高于往年。
以下內容由寧波市教育考試院林曉萍老師撰寫,為考生及家長解讀錄取方案政策,提供志愿填報建議。

林曉萍
中學高級教師、寧波市教育考試院高校招生管理科科長
曾在慈湖中學、寧波中學任教,歷任寧波中學年級組長、教務處副主任,2013年9月起,任職寧波市教育考試中心、寧波市教育考試院,2014年9月任高校招生管理科副科長(主持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考試管理、高考政策研究等。
方案總體平穩,往年信息可參考
往年的文理分科錄取已不存在,統一為普通類錄取;原來的按批次分批填報志愿、分批錄取改為按考生成績分三段填報志愿、分段錄取。由于三段比例主要參考原相應批次上線考生比例確定,雖在原相應批次上線人數基礎上略有擴大,但總體又保持平穩。因此,往年的許多錄取參考信息還是會有不少借鑒作用。
全國在浙招生高校數量分布表
(點擊查看大圖)

比如圖一顯示的是今年將在我省招生的1368所高校中,2016年屬于第一批次招生的全國各地高校分布。
全國第一批錄取院校
(點擊查看大圖)

圖二顯示的是往年在我省第一批次錄取的具體院校(高校排名不分先后)。上了一段分數線的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分數、區域喜好等選擇學校范圍。
取消專業服從,志愿填報無違和
普通類平行錄取、藝術類省統考專業和體育類全部專業錄取均實行專業平行志愿,即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這就不存在專業服從了,可以避免為了穩進某所高校而迫不得已的打勾,也可以避免僥幸心理造成的遺憾。曾經就有學生想讀工科類專業,卻被調劑到工科特色鮮明學校的某文科類專業。現在除非是學生抱定只要能進某一所心儀的高校,專業全無所謂的宗旨,否則一定不會出現這種被調劑的情況了。
不分批次,投檔1:1,考生機會增加
雖然是平行志愿錄取,往年還是會有部分考生因為“眼高分低”或未填專業服從等原因而被退檔降到志愿征求或下一批次。現在按照1:1投檔,而且不分批次填報,所以只要填報志愿時注意學校、專業的梯度分布,既有沖一沖的勇氣,更有務實的態度,一般來說是不會有落到下一段填報的風險的。越是前段學生,機會也會更多。比如往年上了一批線的學生如果并未高出分數線很多,往往就會陷入學校難填的窘境,但若想直接放棄一批次學校,轉而選擇二批次中的好學校和好專業的話,就必須等到二批分數線出爐。因為一、二批計分不同,所以也不一定能如愿以償。現在學校不分批次,那么前段學生可以選擇的范圍就大大增加了。
轉變觀念,學校和專業兼顧
往年的分批改為現在的分段,雖然劃線也是三段,但往年批次線基本是按招生計劃線劃的,現在是按考生數的比例劃線。這就意味著上了一段線的部分考生,很有可能最終進的是以前所謂的二批次學校。所以要轉變觀念,不要覺得上了一段線也就是能進所謂的重點大學,況且以前一、二批兼招甚至一、二、三批通招的學校都有。
80個志愿可以填報,聽著挺多,其實對于近1400所招生院校的2萬多個專業來說,其實并不多。當然,面對如此眾多的學校專業,為了避免選擇恐懼癥,考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傾向的。如果目標是學校,專業暫時沒有明確定向的,可以和往年差不多,填幾個適合的有梯度的學校,除去明確不喜歡的專業。如果專業興趣和規劃已經比較明確的,就可以多選學校。得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專業名稱相似甚至相同的,可能在課程設計甚至培養方向上有不少差異,需要好好做功課。
提高分數是王道,了解高校是必須
不分批次的分段志愿填報方式其實是給了高分考生更多的機會,位次越前的考生無疑選擇的機會更多。另外,要搜集多方面信息,如高校招生章程、專業設置以及社會評價等,對感興趣的高校以及專業有較為客觀的認識。總之,高三學生在即將到來的寒假和最后幾個月的學習中,還是要記住:首先分數就是硬道理,四月選考,六月語數外,好好努力,爭取考出好成績;另外,省內許多高校的三位一體或高職提前招生方案在陸續出臺中,可以借機多了解高校建設和專業設置,尋找“心儀的合適的目標”,有的放矢。
Q
看完了專家的建議,我們再來做一下延伸閱讀。
在浙江新高考錄取方案中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考生位次”。習慣了原高考中參考“考生名次”來填報志愿的人注意到,這又是一個新變化。這對考生來說也很重要,需要了解清楚。那么,位次與原高考中的名次有何區別?我們來看看浙江考試微信對此做出的解答,給大家做個參考。
位次是什么,與名次有啥區別
在新高考中,由于考生選考科目不同,高校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實際上已無傳統意義上的名次號。考生位次,是新高考中根據所有考生的總分確定的。而考生名次,是原高考中分科類、分批次按考生總分確定的。位次和名次至少有以下不同:
首先,基于不同的錄取規則。新高考實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考生位次是在不分文理和批次、分段填報志愿、分段投檔錄取規則的基礎上形成。考生總分相同時,依據位次、專業志愿順序投檔。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檔,位次仍相同的考生,則志愿順序在前的考生先投檔,全部相同的,則全部投檔。
原高考實行院校平行錄取,考生名次是在文理分科、分類考試、分批招生錄取規則的基礎上形成。當高考總分相同時,按名次高低、院校志愿順序投檔。
第二,兩者形成的原理不同。新高考普通類平行錄取中,考生位次是按所有考生總分確定,考生總分相同時,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等高低依次排序,全部相同者為同位次;而藝術類、體育類考生的位次,按綜合分成績分類別確定,綜合分成績相同時,按專業科成績、普通類專業文化成績排序確定。
原高考平行錄取中,由于不同科類、批次分值不一樣,前一批錄取完畢再進行下一批劃線和填報志愿,所以考生名次是分批確定、僅在當批使用。例如第一批的名次號是在第一批考生中確定,第二批名次號是第一批錄取結束后在第二批考生中確定,第二批名次號中不包含第一批已錄取的考生。依此類推。
參考使用時需注意些啥?
新高考考生位次號與原高考中的考生名次號,都可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大致的定位參考。但鑒于前文所述的區別,考生要注意:
與新高考分段錄取中的位次不同,原高考實行分批錄取中的名次是按當批考生總分確定的,在使用第二批或第三批名次號時,應對比參考前一批或前兩批的分數線,并與成績分段表結合使用。另外,新高考實行以專業(類)為單位的平行志愿,也與原高考實行以院校為單位的平行志愿不同。考生在參考位次或名次號時,要注意避免盲目對比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