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形象大使、公關專員……她們是眾人眼中的職場“女神”,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過,她們很清楚地知道:成為女神需要的是對每一個細節的堅持。而作為回饋,美麗也帶給了她們更多的機會,成為她們工作的動力。
美是一種看得見的尺度
假睫毛精確到毫米
盤頭只能用4根發卡
從因為好奇陪朋友來面試航空乘務員,到從1000多人中脫 穎而出,成為了受人矚目的一名上海航空的空姐,杜莉娜已經在這行工作了21年。如今,即使有時并不需要飛航班,她依然會像平時工作一樣注重自己全身的細 節。“平時我們對身上的配飾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盤頭發只能用4根發卡,這也讓我們在平時養成了一些習慣。”
正如杜莉娜所言,航空公司對于空姐的形象要求非常細致,從 發型到腳上所穿的鞋子,每一條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在一本航空公司的內部指導手冊里,有關妝容的規范足有12頁,123條細則。甚至對于空姐所佩戴的假睫毛 長度也做出了精確到毫米的規定:佩戴假睫毛的長度不超過10mm,避免過于夸張。“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妝照,平時飛航班的時候是要做到和定妝照一樣 的。而且,公司對我們的化妝品品質也會有要求。”為了給自己的皮膚做清潔和補水,剛剛完成70個小時飛行時間的新晉空姐葉玉彬每天都要敷一張面膜,“如果 碰到長時間的連續的航班,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不然會顯得憔悴,所以面膜一定是必須的。”一張性價比較高的面膜均價大約在20元左右,如果每天敷面膜,一 年也是比不小的開銷,就在兩個月前入職前,葉玉彬還花了2000元購買了一套必需的化妝品。算上化妝品等,有的空姐一年光在臉上的投資就能達到5000元 甚至是8000元。
而要成為一名空姐,外貌的形象也許僅僅只是一個附加條件, 個人形體、禮儀的訓練才是其中的重點。杜莉娜介紹,有的空姐往往在有了4、5年的禮儀基本功的基礎上,才能在新崗位上迅速融入。空姐們的“站、走、蹲、 坐、端、拿、倒、送”無一不是需要經過長期練習的。“比如說蹲,如果是在服務右邊的客人,那么右邊的腿就要低于左腿,同時要保持上身直立,做到平視客人, 這可能就和平時下意識蹲下時候的動作不同。”除了禮儀之外,空姐們也會花費精力保持自身的體形,比如做一些有氧運動。“一方面是為了保持體形,不要超過建 議的體重,而且在飛機上工作,身體素質好其實蠻重要的,有時候飛機遇到氣流晃動,乘客會感到惡心,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這樣,要保持鎮定,讓乘客感到安 心。”
對于葉玉彬來說,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不斷要讓自己的動作看上去更加優雅,也要讓這些優雅成為自己的習慣。“我的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我們平時要求的姿勢不僅看上去會顯得優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護頸椎和脊椎,對個人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形象大使:
是一種特殊資本
意味著更多機會
個人的職業形象對于空姐這類行業來說也許是一項“技能”,但是對于更多的職場女性來說,個人的形象也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額外的機會,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
2005年,剛進入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航海系的大一新生 焦莉臣,參加了當年火爆的選秀類節目,并榮膺2005上海旅游形象大使的桂冠。談起這一段頗為特殊的經歷,現在已經自主創業并小有收獲的焦莉臣認為,自己 的外在形象給了自己一次機會,讓她能夠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
“其實那個時候去參加比賽也沒有想太多,就是想多一些經 歷。”焦莉臣坦言,比賽后的一段時間,自己的生活確實發生了一些改變,也對自己之后的職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最早的時候就是在學校里的影響力變大 了,但是隨著參加了一些旅游委員會的活動,也慢慢發現了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和別人交流的話英語就需要提高。同時,也是因為我有了這樣的機會,我也在 這其中找到了自己想到的東西。”
坦言在不同的活動中“開了眼界”的焦莉臣,也對自己的穿 著、談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在學校肯定是不會了解怎么穿衣最得體、怎么和別人交談,而當上形象大使的這段時間,讓我自己感受到自己有責任與義務對自 己的形象負責,因為自己也是代表著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別人也會對我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對我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
大學畢業后的焦莉臣,首先從事的是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銷售類 工作,在工作中,較為出眾的形象和原本擔任形象大使期間鍛煉出的交流能力讓她在這份工作中“得心應手”。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了解到新能源這一塊的時候, 焦莉臣萌發了創業想法。“在比賽的時候,讓我對自己有了更充分地認識,知道自己
缺什么,就會經常向別的選手學習。”如今,這樣的精神讓獨立創業的焦莉臣也從中受益不淺,也在自己的事業上小有成就,“比如出去談生意的時候,你個人的形象其實是和你的產品息息相關的,別人看到你的打扮,能夠從中感受到你的親和力和專業性,就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參加選秀比賽,獲得形象大使的機會讓焦莉臣有機會“走出 去”,但她始終堅信,機會是需要被發現的。“也許靠外在能夠獲得一些機會,但是只有靠自己的內在才能夠對機會做出判斷并把握住。其實外在的美是一瞬間的, 而內在美則是長久的,一個人的內在只有與外在形成相互補充的關系,這個人才能夠算是優秀的。”
第一印象只有6秒
沒有一種美麗
可以拋開心靈“內容”
從業21年,杜莉娜的經驗告訴她,外在的形象固然重要,內 在的修為也一點都不能少。“空乘人員不僅要做好服務,對于突發狀況更是要做好臨場應急,因此平時的應急演練非常重要。而且,對于空乘人員來說,內在的修養 也很重要,我們飛國際航線的語言要求都要至少兩門外語,很多同事都是雜學家呢。”杜莉娜介紹,為了做好服務,空姐們都要了解很多知識,“比如高爾夫球,頭 等艙的乘客很多都喜歡打高爾夫球,如果遇到航班延誤了,我們一直和他說對不起,乘客也會覺得不耐煩,這時候我們如果可以和他聊聊他感興趣的話題,一方面可 以讓乘客心情平復,另一方面他也不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了。”
和杜莉娜所說的一樣,很多空姐們平時都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充實自己,旅游英語專業的葉玉彬,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第二外語水平。而為了能夠用正確的方式泡出每一位客人所自帶的茶葉,她還有同事考取了初級茶藝師。
在某500強外企從事公關工作的Sunny,因為氣質較 好,口才也不錯,總是會被公司拉去做一些主持、拍宣傳照這一類的“無償兼職”。對于這一份“意外收獲”,Sunny表示也不錯,“其實這樣的經歷并不是為 了出風頭,把它看成一個鍛煉的機會還是挺好的,主持活動的時候能夠擴大自己的社交圈,拓展自己的人脈,說起來,我還算多了一項技能呢。”
隨著工作年份的增長,和眾多女性白領一樣,Sunny對于 外形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去保養,但她更注重的,還是內在修養的提升。“確實現在隨著閱歷的增長,個人的打扮是提高了不少。不過外在的東西只是‘錦上添花’, 真正的自信源自于充實的內在。平時多看書多思考,當內在豐富了,才能與他人有更多的談資,不然只是個花瓶而已。”
上航客艙經理主任教員、全國勞動模范吳爾愉認為,職業形象應當歸屬于職業禮儀的一部分,比如空乘人員的職業形象是航空公司軟實力的體現。同時,良好的形象也為每一個人創造了價值。
“如果是壟斷行業或者是生存必須類的產品,那么禮儀和服務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而空乘的服務并不是這樣,在航空公司硬件越來越接近的情況下,空乘的形象作為服務的主體,就是各公司要比拼的軟件了。”
吳爾愉認為,職業形象的生產力不僅體現在創造的效益上,也 體現在產生的精神價值上。“在往往只有6秒鐘的第一印象中,一個好的形象能夠提升相互之間交流的質量,對于空乘人員來說,好的服務不是單向的,不再是我付 出你收獲的形式,而是雙向的。”她認為,好的職業形象不僅是生產力,它所產生的效益也讓服務者受益,成為了服務者的工作動力。“當你給了別人一個微笑,別 人給予你同樣的回復的時候,這就說明對方也認可了你的形象和你的服務,就像是發微信,雖然是發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但是也希望能夠收獲別人的點贊。每個人 都在被認同的時候提升了自我的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好的形象超出了物質價值的生產力,更是一種精神上的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