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題解密2017年全國卷高考考試大綱新變化-生物篇
自2016年山東省夏季高考理綜采用新課標卷后,近期教育部又對高考大綱進行了一定的修訂。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就生物學科,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 內容變化。在內容上刪去了選修1中“植物組織培養”的內容,增加了選修1中“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選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調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含PCR)”。
第二, 能力要求變化。如,將“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調整成“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突出成就及熱點問題。”
以上兩方面的改變,進一步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對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分析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生物實驗的設計和知識的遷移,新的出題角度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
以下為大智高考理綜研究院結合“母題”精準講解的幾個重點變化:
示例1:微生物數量測定
已知微生物A可以產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產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產。回答有關問題:
(1)顯微觀察時,微生物A菌體中的油脂通常可用于 染色。微生物A產生的油脂不易揮發,可選用 (填“萃取法”或“水蒸氣蒸餾法”)從菌體中提取。
(2)為了從自然界中獲得能產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單菌落,可從含有油料作物種子腐爛物的土壤中取樣,并應選用以 為碳源的固體培養基進行培養。
(3)若要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B的菌體數,可在顯微鏡下用 直接計數;若要測定其活菌數量,可選用 法進行計數。
(4)為了確定微生物B產生的脂肪酶的最適溫度,某同學測得相同時間內,在35℃、40℃、45℃溫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為4mg、1mg、6mg,則上述三個溫度中, ℃條件下該酶活力最小。為了進一步確定該
酶的最適溫度,應圍繞 ℃設計后續實驗。
【命題立意】考試說明對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要求: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姜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應用。
【大智建議】掌握微生物測定的原理和常用方法,能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注重方法和原理的遷移,掌握這一大類實驗的出題思路和角度。
示例二: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現代人吃什么都講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場上果汁飲料、果酒、果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請回答:
(1)在果汁加工過程中可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酶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2)蘋果醋是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其生產過程中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發酵作用,該過程需將溫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
(3)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時間后變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果酒釀造過程中,如果果汁滅菌不嚴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發酵旺盛時,醋酸菌能否將果汁中的糖發酵為醋酸?________(1分)(填“能”或“不能”)。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醋的產量,發酵過程中關鍵要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條件。
【命題立意】考試說明要求: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大智建議】了解微生物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并能利用已學生物學知識對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實例3: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含PCR)
為擴大可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沿海灘涂鹽堿地的開發利用備受關注。我國科學家應用耐鹽堿基因培育出了耐鹽堿水稻新品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獲取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采用人工合成法,通過圖示中①方法合成的耐鹽堿基因中是不含 的,如果要將耐鹽堿基因和質粒重組,應該在基因兩側的A和B位置除了接上以上兩個結構外
還需分別加入____ 限制酶識別序列,這樣設計的優點是避免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環化以及定向連接。
(2)過程②采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在PCR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中應該包含:擴增緩沖液(含Mg2+)、水,4種脫氧核糖苷酸、模板DNA、TaqDNA聚合酶和引物I和引物Ⅱ,若在該反應體系中,目的基因擴增了4代,則
共用了引物I____個。
(3)請畫出PstI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DNA形成黏性末端的過程。
【命題立意】考試說明要求:掌握基因工程和PCR技術的原理和操作步驟,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
【大智建議】掌握好PCR技術的原理以及操作步驟,明確PCR技術對基因工程的
重要作用。與實際生產生活相結合,了解常見的“抗蟲棉”“抗病植物”等轉基因植
物的制備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