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三之后,學生的學習時間越來越少了,絕大多數學校或同學給自己懸上了“高考倒計時。”但大多數同學們在這個階段普遍感到比較茫然,無從下手。那么,我們如何利用好這一年的時間,有針對性的解決現在存在的問題呢?
1
第一輪復習(9月—3月初)
高三第一輪復習是時間最長的,大致一個學期加兩個星期,然后就“一模”了,復習的內容主要是基礎,就相當于把高中知識重新學一遍,第一輪復習要全面掌握教材,當然時間是很緊的,有什么問題要馬上問;緊跟著老師步伐,把每一章節、每一段的知識點全部弄懂,并開始養成重視解題效率的習慣。
一般而言,考生的復習障礙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會運用、計算不準、原理模糊等等。考試時,往往使儲存在大腦中的知識難以提取出來。通過全盤的通讀,才能對信息進行記憶編碼,分類梳理出知識點,才能明白各學科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知識網絡結構。復習完一個章節,就在不看課本只看筆記的情況下,把課本中的知識點一一地過一遍。這個能力對文科很重要。遇到記不起來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徹的地方,再翻開課本看看。
2
第二輪復習(3月初—5月中)
基礎已經夯實,現在就是鍛煉綜合運用能力了。這個期間可以做些提升能力的試題,比如歷年的高考試卷,比如一些練習冊。這個期間做題應該把重點放在中等難度的試題。這些試題往往會用到3~5個概念,定理,公式。
對于提升解題能力,提高對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應用幫助是非常大的。對于那些壓軸題,閑來可以看看,試試,不建議在這上邊浪費過多的經歷。這樣的試題在高考中只有最后1~2題。看似分值很重,實則不如把經歷放在有把握的試題上。把應該拿到的分都拿到就是最大的成功。

3
第三輪復習(5月中—5月底)
(1)調整心理狀態。對于每一位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誰都希望能獲得成功。面對高考,我們既不要考慮高考成功后的鮮花和掌聲,也不必過于關注考試的失敗。建議大家可以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個對比,只要今天比昨天有收獲,那就是進步的,就沒有虛度光陰。
(2)樹立正確的高考目標。正確的目標是我們用力跳起來能達到的高度。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有人問他: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救哪一幅?他的回答是:“我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圖。”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憑著我們的能力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我們也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制定合適的高考目標,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3)檢驗復習,強化記憶。在這最后的階段主要是通過做幾套高考的真題,準確把握高考的出題方向,并注意一下規范的答案,以便自己在高考時能把答案做到規范、簡練。
4
考前調試期(考前一周)
到了考前一周,要把自己從緊張的狀態,海量的試題中解脫出來,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適宜的應試狀態。慢慢的把自己從題海中脫離出來,回歸基礎。到了這個階段在做試題沒有什么效果了。適量就好,為的是保持狀態。不如把時間省出來溫習一下基礎。溫故而知新。
總結一下前邊復習中尚會混淆的概念定理,重點回顧一下。做到無一遺漏。調整好心態,靜待高考的到來。
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在高三這關鍵的一年必須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好復習時間,當時間的主人。最后的勝利不是屬于一直遙遙領先的人,而是屬于堅持不懈、永不退縮、毫不放松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