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組團來襲,但麗水第二高級中學卻是熱情洋溢、熱鬧非凡。近日,麗水二中和比利時列日圣雅克公立學校開展了教育交流活動,兩校的熱烈交流像前幾天的氣溫一樣火熱。濃郁的中國風,令比利時朋友大為贊嘆。在中國文化的熏染下,兩校師生的友誼持續升溫。
中國風之篆刻

28日上午8點30,麗水二中錄播教室。書法教師蔣慧珍和她的助手——5位書法專業學生,早早就來準備了。石料、刻刀、牙刷、固定器,每個座位一份,擺放整齊,迎接比利時朋友。
蔣老師介紹:“印章一般是用在書畫作品上的。今天教大家刻一個‘吉’字印章。‘吉’,在中國代表吉祥的意思,祝愿各位比利時朋友幸福美滿、吉祥如意!”英語教師胡琳翻譯完畢,比利時朋友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先把石頭固定在固定器上,左手捏緊石頭,右手拿刻刀同時手指頂住石頭邊緣,按筆畫刻好后,用牙刷刷干凈,就可以蓋章了。” 蔣老師邊說變演示,投影儀上清楚顯示出制作過程。
比利時學生饒有興趣地刻起了石頭。不知如何固定、如何用力,小老師們立即熱情地上前,手把手地教。一位比利時教師拿起相機,忙著拍攝,但終究抵不住誘惑,也坐下來玩起篆刻來。
中國風之陶藝

28日上午9點40分,麗水二中陶藝教室。美術教師張軼珍給比利時朋友介紹制陶工藝,英語教師施穎男翻譯。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小伙子瞬間變成小小孩童。泥巴很快搓成一條一條,圈成圓圈,圍起來,造型,完工。一位比利時女孩,特別有天賦,她的作品非常漂亮,贏得老師和同學一片稱贊。
“你的作品看起來很不錯,就是泥條上下間有空隙,沒有粘牢固。要像這樣,一只手在泥罐外面扶牢,另一只手拿著工具在里面稍微用力擠壓。”張老師細心地邊指導邊示范。比利時男孩聽到老師的表揚,又得到了幫助,開心地笑了。
中國風之乒乓

28日上午10點40分,麗水二中操場。列日當空,抵擋不住中國國球乒乓球的魅力。44位比利時學生來到操場,體驗乒乓球。麗水二中數學教師周建生、物理教師李銘、體育教師葉平川熱情地為他們準備好器材,中比學生立馬就自行玩起來了。二中學生充當起了教練,和比利時學生對打。
最令二中師生驚訝的是,有一位比利時男孩Geatan技法嫻熟,氣勢逼人。“我非常崇拜我們比利時乒乓球名將簡·米歇爾·塞弗,球迷們更喜歡叫他大塞弗,他是我的偶像,我練了3年。”英俊的大男孩激動地說。
中國風之班會課

28日下午1點40分,麗水二中高一(1)班教室。11名比利時學生和1班的全體學生會聚一堂,他們要開聯誼班會課。伴著活力四射的音樂,1班的同學紛紛上臺表演才藝,孫嘉琪、趙若琳的熱辣勁舞博得熱烈掌聲。比利時的同學也按捺不住,上臺即興演唱。歌聲、笑聲連成一片。班主任鐘孝東、英語教師周秀飛也深受感染,樂得合不攏嘴。
其他一些班級也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有比利時學生教二中學生學法語,有二中學生教比利時學生學二中特色的手語操和兔子舞,有比利時女孩小提琴表演,有二中書法美術專業學生的現場展示等等。
中國和比利時,都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比學生彼此語言交流并不順暢,但此時語言根本不是障礙,真誠互動讓中比兩國的師生親密無間。
中國風之國學文化

28日晚7點,南明湖畔應星樓。樓臺高聳,飛閣流丹,燈光璀璨,夜色迷人。一樓大廳雕梁畫棟,連空氣都嗅著濃濃的中國味。麗水二中語文教師藍優蓮,身著雅致的旗袍,為比利時朋友講解國學文化。國學博大精深,但是比利時教師聽得入迷,拿筆記著筆記當起了認真的學霸。麗水二中歷史教師蔡亞芬盛裝出演“木蘭雙扇—--西湖山水”,一雙扇子舞得如行云流水,拂動了南明湖的一池秋水。
還有南明書院帶來的小朋友朗誦《弟子規》、義工手語舞--《國家》表演,插花、茶道表演,旗袍秀、漢服秀,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越劇表演。獨具中國特色的茶文化、服飾文化、養生文化、戲曲文化、國學文化,讓比利時朋友大飽眼福,享受了一場中國文化的饕餮盛宴。
隨后,麗水二中師生和比利時朋友共同登上燈火輝煌的應星樓,進行中國文化的深度游覽。夜風漸起,涼氣颼颼,編鐘般的銅鈴聲從檐角傳來,和著中比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分外清脆悅耳,傳遞出中比友誼升溫的強烈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