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于山東大學將在濟南章丘遷建主校區的消息不脛而走,并引發校友熱烈討論。
2017年2月3日,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回應稱,此事尚屬內部討論階段,目前沒有正式消息發布,如有進展,會第一時間通報。但從多個信息源證實,山東大學的確是正在與濟南市接洽遷建主校區事宜,但最終建設方案尚未敲定,也沒簽署任何協議。
“省里市里大力支持”
山東大學校友會通過官方微信發布的“致廣大校友的一封信”稱:“為了進一步聽取校友們關于建設濟南主校區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現專門開通建議征集郵箱和微信公眾號,請各位校友暢所欲言,為學校事業發展、為濟南主校區的建設獻計獻策;同時,根據工作安排和進度情況,我們將通過走訪校友、舉辦座談等多種方式,與校友進行充分交流,介紹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同時,也希望各地校友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及時反饋母校。”
山東大學校友會還透露:“建設主校區是山東大學辦學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得到了山東省委省政府、濟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它關系到我們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山東大學永續發展,也關系到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和廣大校友的精神情懷。濟南主校區建設目前處于學校與政府磋商階段,如有新的進展,我們將通過正式渠道及時發布信息。”
雖然山東大學遷建主校區的說法尚未坐實,但濟南市章丘區樓市已受到影響。據《生活日報》今年1月10日報道,網傳山東大學要東遷章丘繡水河西岸,濟南章丘的房子“賣火了”,上周圣井新區一樓盤開盤,100多套房源一套不剩,山東大學有的教師先下手了,甚至眾籌投資房產。
引發校友大討論
春節期間,山東大學部分校友在網上發聲討論“主校區搬遷”。記者發現,該部分校友主要從建設資金從何而來、章丘是否適合山東大學、大學應該安土重遷等方面,對山東大學遷建主校區提出看法。
2月3日,另有一名在駐濟高校工作的山大校友分析稱,山東大學籌劃遷建主校區一事雖然沒有具體進展,但這應該被看做該校發展的一個機遇。首先,山東大學號稱是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在于學科齊全、學科間相互熏陶,但山東大學現在的學科分布過于分散,醫學院在趵突泉校區、工科在千佛山校區、文理科分散在中心校區和洪樓校區,不僅發揮不出多學科優勢,也大大增加了學校管理成本。
其次,山東大學是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學之一,但在2011年前后,國家就暫停了對這兩大工程的政策優待,提出了“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亦稱“2011計劃”),而截至目前,山東大學仍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之外徘徊。
另外,山東省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較少,這意味著山東大學能從山東省層面獲得支持的力度是有限的。而現在中國“雙一流”大學建設即將啟動,山東大學必須要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該校友認為,在資金短缺的背景下,濟南市如果真能拿出8900畝土地免費提供給山東大學,這將極大促進山東大學的發展;與此同時,章丘撤市設區后,將通過山東大學新校區建設與濟南市城市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與校友會溝通因春節拖延
另有山東大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山東大學校方在春節前就已注意到校友對遷建新校區的質疑聲音,并曾安排有關部門負責與各個校友會聯系、溝通,但恰逢春節假期,此事被拖延至今。
根據公開介紹,山東大學醫學學科起源于1864年,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后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從誕生起,山東大學先后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并組建的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
2016年9月,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正式啟用,原先在濟南的生命學院、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環境學院、法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等6個學院和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等8家科研機構整體搬遷到青島校區發展。
目前,山東大學總占地面積8000余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青島、威海)八個校園(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件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及青島校區、威海校區)的辦學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