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學校
如何填報性價比最高同時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建議大家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根據你的分數
篩選出所有你可能上的最好的學校
高考前后學校一般會發那種以往高考分數線的資料,非常全,就從那里著手,拿起你的紅筆,一個一個勾選出來,并按照自己喜好一一排列出來。
上網去深入了解這些學校
排除那些你絕對不會去的
比如我最開始選學校的時候,吉林大學雖然不錯,但是那里太冷了,我不喜歡冷氣候,所以我一定不會去??紤]你喜歡的學校,除了那些你不靠譜的道聽途說的學校聲譽,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了解下這個學校的各個方面:所在城市的環境,氣候,學校綜合實力,專業設置等方面。然后確定出一個名單出來。
確定心儀的學校
用數據精確地定位能上的學校
第一:往年的錄取線和一本線(二、專以此類推)的分數差(你還可以多統計幾個數據出來,這個時候,學習的數學就派上用場了),對比你現在的分數和今年一本線的分差,通過對比,大致確定你能不能上。
第二:往年的一分一段表。高考成績出來后,各省招辦或考試院一般都會發布本省的一分一段線,你通過觀察以往錄取分數線在全省的大致排名,弄一個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出來,然后對比一下你現在的分數在一分一段中的排名,綜合大致確定你能不能上。當然,這里說的是針對報考本省學校的同學,對于報考其他省市的同學,也是可以的,道理類推。
第三:觀察下新聞和權威的公眾號。一般來說,一些比較有名的媒體會報道一些預估分數線,這個也是有一定的參考性的,但是不要盲目相信。
第四:密切關注你所心儀學校的招生政策。比如這個學校今年在本省和在其他省市招的學生有多少,在你所在的省招的學生占所招學生的比例,然后你再根據一些數據,比如上面提到的分差,一分一段等大致算出你是否能上。我想,學了三年的數學,做這么點簡單的數據統計還是蠻簡單的吧,一般來說也就是算平均數。
篩選出了幾個學校
但是互相有糾結,怎么辦?
通過身邊朋友或者網絡,找一下這幾個學校的校友QQ群或者微信群,認識下學長學姐們,聽聽他們的建議。比網絡上的文章往往更有參考價值,因為他們了解實際情況;記得要多問幾個哦,因為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世界。
(注:這條道理同樣適合于專業填報。)
成績不好怎么辦,
復讀還是走了算了?
這是一個關于權衡的問題,只能你來回答,花一年的時間,你是否真能考到你想去的學校。但是我也可以說說我的想法和親身經歷讓各位參考下。我當初考試之前說了,即使是三本,我也會走,因為我篤信一個道理,個人的才能與學校沒有太大的關系,等我上了大學之后,我的這個觀點更加加強了。
雖然是武大,但是打游戲、學習能力很差的一大把;而雖然是一般學校,優秀學生也是一大把,比如我一個很強的朋友,他只是一個??茖W校,但是他的能力在很多人之上,他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協助一些公司招聘大四的學生,他的各項能力比我所見的大部分武大華科學生都要強。他不是官二代富二代,這些都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我還有一些這樣的朋友我就不舉例了。
除了上面這個原因,我還很看重的是:我不想再浪費這些時間再讀高三了。我想早點出去實現我的理想。
所以,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如果你考的不是很好,我建議第一考慮走了算了。
那么走到哪里去?
我的想法是,到那些周圍有重點高校的地方去讀大學。為什么?中國重點大學的教育資源和普通一本相差很大,更別說二三本了,所以假使你不是重點大學的學生,你也可以就近利用他們的資源,但如果你相隔很遠這樣就困難些了(不過你也可以看看現在的MOOC,學學世界著名大學的課程——想學總有機會)。
我上面的那位朋友就是將這點發揮的淋漓盡致,雖是??茖W生,但是在武大華科等名校上過很多課,雖然我覺得他學的不怎么樣,但是,這種方式是很好的,你想想,這樣是不是彌補了你所在學校教育資源貧乏的問題?大學都是很開放的,什么課你都可以隨便去上,而且從來沒有點名,你這門課比教室里一般人學的更好,你的自信心更強了——我比你們所謂名校的學生學的更好。你和那個學校的學生關系搞好了,還可以借他們的學生證等去享受圖書館等更多資源。這就是大學開放的好處吧。
但是,
我還是有名校情結怎么辦?
除了直接復讀考更好的學校之外,還有自考——另外考取名校入學資格的方式,也會得到這些學校的證書,享受的教育資源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很特別的就是,你可以先進入一般的學校,同時在學校多努力學習,本科就轉到國外學習,我身邊也有從??茖W校轉到國外著名大學的例子。總的來說,只要你想,你就能。
還有一些特殊的招生機制,比如武漢的共建生等等,我想各個省市可能也會有,當你考試失利的時候,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不過我不得不丑話說在前,這些特殊機制很多都是為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準備的,原因你懂的。
最后提醒一句:學校不是關鍵,學習才是,你最終被身邊朋友、用人單位認同的,只有你的能力。
選擇專業
選專業也很重要,但也不要看的那么重要,因為專業不是學習的限制,也不是工作的限制,你對學習的渴望才是。
如果想去的專業
分數不夠怎么辦?
首選必須要科普一下的就是,學校的錄取線和各個專業的錄取線是不一樣的,錄取線是這個學校的所有專業最低的錄取線。如果你要選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同時還要看看專業錄取線。所以,如果你分數不是很高,但是又很想上這個學校,最好服從專業調劑(事實上其他情況最好這樣,調檔后很難堪),保守地說,即使上不了那個專業,至少還可以上那個學校,進去之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轉專業也是可以的,很多學校換專業還是比較簡單的。
根據我們輔導員親身經驗來看,你要想轉專業,一定要做好這么幾個準備:一是你的成績要盡量的好,這樣其他專業的學院接受你的可能性更大;另一個就是你要想清楚你為什么要轉專業,這樣老師在問你的時候,你就不至于答不上來。
我這里還可以給出一個特殊的例子讓大家學習學習,之前有一個學長(后來去美國留學了),他當年大三的時候都能成功轉專業(一般在大二前),他的策略是直接跟接受方說他所在的院已經同意了,跟本院的老師說接收方也同意了,然后就這樣轉成了,他說他是武大第一個大三還能轉專業成功的學生。當然,這只是一個特例,主要是想說明,你想做的事情,你總能找到辦法。
興趣第一,
熱門專業需謹慎考慮
你要記得,你要去的專業,選擇的最關鍵的因素是你自身的興趣,其他只能參考,不然你可能會后悔一生。相信我,一生為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奮斗才可能快樂。況且,熱門專業也不一定好找工作,因為大家都去了,人才過剩怎么可能好找工作,冷門專業,或者說是不那么熱門的專業,也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的,比如我們這個計算機專業,只要你不是太差,在一個一線城市,找個工資6000以上的工作不是太大的問題,有以往數據為證。所以不要被熱門兩個字給欺騙了。
爸爸媽媽們一般都不了解情況,他們多數只是從一兩個單一的變量考慮問題,即使他們的心意是好的。比如我的爸爸總是勸我考研,我說你勸我考研的原因無非就兩個:一是我們家里出來了個研究生,你面子上更有光;二是我找工作工資更高。我以實例說明,第一個實在是虛榮,第二個,我即使本科畢業,工資也能比很多研究生高,而且現在市場情況日新月異,讀了三年研究生,出來工資可能比現在更低,最關鍵的,我不想讀研。我爸爸這樣被我說服了。很多人的父母也是不了解情況的,他們肯定是為你著想,但想的不一定是對的,不一定是你愿意的。而你已經十八歲了,很多事情也該自己考慮,自己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