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的高考鐘聲已經敲響,在中國大學群體中,有一些大學或因位置偏僻或因內秀不善張揚或低調行事而常常被考生家長注意,現將這些院校的優勢學科羅列出來,供考生家長參考。
★沙漠玫瑰:蘭州大學\985

蘭州大學
美國《科學》周刊曾評出中國13所最杰出的大學,蘭州大學位列第六。據SCI統計,蘭州大學是中國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學之一,科技論文被SCI期刊引用數居全國高校前13位。一大批默默無聞的頂尖專家成為蘭大聲名在外的基石。因為,蘭州大學地處偏遠的西部甘肅,相對封閉,所以在有更多沿海地區大學選擇時,如果不是家在西北,選擇蘭州大學的就不多了。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創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是甘肅近代高等教育開端之標志,開啟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后并入蘭州大學,使學校的學科更加齊全,綜合優勢更加突出,迎來了歷史上的快速發展時期,并以辦學歷史長、辦學實力強、辦學成績突出,進入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學校所在地蘭州居大陸腹地、處黃河上游、為西北重鎮、乃山水美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多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是興學育才上選之地。校園面積3,807畝,建有6個校區,有2所附屬醫院、1所口腔醫院;
【優勢學科】兩院院士9人,現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2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4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二級重點學科:固體力學、生態學、植物學、自然地理學、有機化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民族學、區域經濟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8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使學校得到迅速發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后,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等。
【優勢學科】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0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天體物理、地球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安全技術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天津大學\985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
天津大學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熱情關懷和有力支持,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曾先后親臨學校視察。長期以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優勢學科】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17人。
●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工藝、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筑學、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流體力學、結構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東南大學\985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積5888畝,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學校文理等科遷出,以原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先后并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校慶日為每年6月6日(原國立東南大學校慶日)。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南京地質學校并入,組建了新的東南大學。
【優勢學科】兩院院士13 人。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3個):建筑學、城市規劃、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軟件工程方向)、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方向)、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醫學影像學。
★云南大學\211

云南大學始建于1923年,時為私立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省立云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云南大學,是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調整,部屬云南大學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鐵道等被劃出并入當時的北京航空學院、四川大學、西南政法學院、長沙鐵道學院等高校;工、醫、農等先后獨立建校,并逐步發展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學、昆明醫科大學、云南農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學由中央高教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學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
【優勢學科】中院士4人(含雙聘、特聘院士)。
●國家級特色專業
環境科學、化學、公共事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大氣科學、生態學、新聞學、網絡工程、旅游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經濟學、數理基礎科學、信息安全、英語、民族學、金融學、材料物理、行政管理、法學、制藥工程。
★華中科技大學\985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中大[1] 。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中國頂尖綜合研究型大學 ,學校前身為1952年設立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德國醫師埃里希·寶隆博士創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以及1898年張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成立。
【優勢學科】兩院院士15 人。有21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湖北省重點學科34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西方經濟學、高等教育學、生物物理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計算機系統結構、水利水電工程、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心血管病)、內科學(血液病)、內科學(呼吸系病)、外科學(普外)、外科學(泌尿外)、婦產科學、麻醉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內科學(傳染病)、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中西醫結合基礎、藥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985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創立于1940年,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毛澤東同志親自題寫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擔任學校主要領導。學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英國QS“世界大學500強”中,位列入選的中國大陸高校第15位。 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學校曾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多個“第一”: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第一臺 20 公里遠程照相機等,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國慶60周年閱兵的30個方陣中,學校參與了22個方陣的裝備設計和研制,在“9·3”大閱兵的27個地面裝備方隊和10個空中飛行方隊中,學校參與了17個地面方隊和8個空中方隊的裝備研制工作,參與數量和深度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等過程中,學校研發的多項技術均有優異表現。
【優勢學科】 15名兩院院士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工程力學、動力機械及工程、物理電子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學導航、制導與控制、飛行器設計;國防特色學科:固體力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空間生物與醫學工程、
精密與微納制造、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光學工程、材料學、動力機械及工程、物理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應用化學、飛行器設計、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國民經濟動員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工業設計、工程力學、車輛工程、應用化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吉林大學\985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46 年,1960 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84 年成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 所大學之一,1995 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211 工程”審批,2001 年被列入“985 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2004 年被批準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學校。
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并組建新吉林大學。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轉隸并入。
【優勢學科】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3人(雙聘23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0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4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2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覆蓋17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項目47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學、化學、 機械工程、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數量經濟學、法學理論、刑法學、政治學理論、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材料加工工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農業機械化工程、預防獸醫學、神經病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學、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礎獸醫學、技術經濟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