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改革步伐加快,先后已有浙江、山東、河北、江西等多個省份本科錄取方式實行重大改革,將三本與二本合并;2017年山東等省份還將取消傳統(tǒng)的本科分批次錄取,改為只設一個本科段分數線,即將二本、一本再次合并。
減少和取消本科的錄取批次,有利于提高高考錄取效率,有利于完善高考錄取的社會公平,有利于高校錄取的公平競爭。但是,凡事有利皆有弊。
高考專家李勇在研究中發(fā)現,最突出的弊端和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錄取分數普遍低于往年,有的下降幅度很大。例如2016年河北省二本批次錄取,北京工業(yè)大學耿丹學院投檔線線差是126分,2015年錄取線差是155分,減少了29分;長春財經學院投檔線線差是77分,2015年投檔線線差是116分,降低了39分;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投檔線線差是52分,2015年投檔線線差是151分,降低了99分,[注:原三本分數線與合并后的二本分數線相當];二是往年有不少二本高分滑檔的考生,在三本二本合并錄取的狀態(tài)下,這一情況幾乎不再存在。從整個錄取分數來看,原三本院校的錄取生源質量明顯下降??梢哉f,三本二本合并,對于獨立學院、民辦學院的錄取弊大利小。
高考專家李勇在研究中還發(fā)現,三本二本合并尤其第一年,對考生填報志愿產生很大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弊端和問題。主要是:(1)往年錄取分數失去參考價值,選擇目標院校的盲目性增大,院校的目標定位的精準度降低。據調查,很多考生或考生家長憑借感覺認知填報志愿,錄取的院校都不是很理想,高分低就的現象非常明顯。河北有位理科考生憑高考分數完全可以錄取相當不錯的原二本公辦院校,結果被錄取到了一所很一般的原三本中獨立學院;(2)使得部分考生或考生家長形成攀比攀高的僥幸心理,一些考生或家長超越自己的實力,不顧自己低分的實際,盲目高報,明明就只能是獨立學院或民辦學院錄取的分數,偏偏把十個平行志愿全部報成錄取分數較高的公辦院校,結果滑檔待進入征集志愿錄取,錄取的院校層次大大降低,造成高分低就。(3)由于沒有科學可行的參考數據,雖然平行志愿的數量很多,但目標院校選擇的質量卻很低,在10個平行志愿中,有的考生志愿填報的梯度高低交叉犬牙相錯,有的考生甚至填報志愿的梯度形成了“倒金字塔”,所有這些都會導致被錄取的不良結果。
2017年山東高考錄取二本與一本合并,即只設一個本科段分數線,其情況和意義與三本二本合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這個本科段分數線內包含390余所重點大學、500多所一般大學、300余所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院校數量更大,層次更多,情況更復雜,錄取分數懸殊,因此,填報志愿的難度加大,志愿填報的失誤率會驟然升高。李勇教授認為,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志愿填報的整體質量會下降,高分低就、考分貶值、專業(yè)被調劑這類情況將會大量出現。如何防范?根本的在于對2017年高考錄取政策、錄取形式、歷年錄取特點、錄取數據、招生計劃、志愿填報的社會心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精準預測出2017年各院校的錄取投檔線。目前,李勇教授對此課題研究正在進行中,屆時會將一些成果分享給廣大考生及家長朋友。
傳播高考知識,傳授填報技巧,引導志愿理念,服務廣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