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招生簡章
發布日期:2016-05-20 09:56:22
我院實行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實行“四位一體管理制度”,由學工處、校110保衛處、輔導員、公寓老師共同管理,全校360度電子視頻監控系統全天候監控,確保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安全,同時鍛煉學生的自主生活、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能力。學院各班均有專職輔導員老師,輔導員跟班上課、跟班上晚自習,確保學院的生活秩序和學習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家長可以通過電話、信函、網絡等方式與輔導員、學院保持良好的溝通,學院也歡迎家長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學院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培養方向和方式上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首倡“1+N”和“學歷+技能+素質+就業+職業實習培訓”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學院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強化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拓寬專業性、技能性、實用性和前沿性視野,配置一流的教學設備,先進的電化教學設備,營建安靜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院現有彬楓、E飛揚、北燕、紫晶龍等六十多個學生社團,學生生活豐富多彩。學院每年舉行運動會、頒獎典禮、中秋晚會等大型文體活動。舉辦內容豐富的專家、學者、名人講座以及各種規模的藝術科技、學科競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張揚個性、展示才華的舞臺,努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隨著國際化合作步伐的進一步邁進,燕京理工學院與世界各地高校的關系日益廣泛。截止目前,我院已同英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的高等學?;蚪逃龣C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為培養更多的國際化人才搭建了多個平臺。
就業“三步曲”之第一步 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訂單式合作企業就業。
就業“三步曲”之第二步 學校雙選會,每年的3月、5月、11月舉行校園大型招聘會。
就業“三步曲”之第三步 一對一就業推薦,用人企業來校舉辦專場招聘會,進行現場選拔錄用。
我院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積極尋求與優秀企業合作辦學,著力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學院也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對學生進行全過程就業指導,積極發揮畢業生與企業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過程中的橋梁作用,為畢業生充分實現就業搭建平臺,歷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
我院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堅持人才“引進來、走出去”戰略,全方位構筑人才強校高地,不斷引進碩士、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教授等高水平、高素質人才,教師數量、結構、管理漸趨合理,師資水平穩步提高,師資隊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支以老教師為核心,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穩定的師資隊伍,中高級職稱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3%,碩士以上學歷者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8%;引進博士、海歸人才180余人。
陳丙珍院士, 燕京理工學院兼職教授。1959年畢業于莫斯科門捷列夫化工學院,于1962年在該校獲得技術科學博士學位?,F任國際學術期刊《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編委,國際自動控制學會(IFAC)技術委員會委員以及“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副主編等職。曾擔任第8屆過程系統工程會議(2003)國際組委會主席。曾獲全國科技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獎11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200余篇。
高金吉院士, 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博士,燕京理工學院名譽教授。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學任北京化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名譽院長、故障診斷專家。高院士長期從事診斷與自愈工程的研究,并創立了診斷與自愈工程研究中心和北化大-美國RTD嵌入系統實驗室,組建北化大安全科學與監控工程研究中心并任該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設備診斷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曾獲“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稱號,獲獎成果有:“旋轉機械故障診斷軟件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石化廠區地下管網陰極保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秀平(研究員), 曾任北京化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高教學會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教育部理工科教改工作指導組成員、中國高教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化工高教學會《化工高等教育》副主編。承擔各級各類課題11項,發表論著24篇(部)?,F任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教務處副處長。
關劍(教授), 畢業于河北北京師范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曾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現合并為中國傳媒大學)英語教研室主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分院(現為華北科技學院)英語教研室主任。全國BFT考試北京考試中心英語語種負責人。全國BFT考試師資赴美國猶他州培訓組組長。中國煤礦生活理事會秘書長、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赴美代表團首席翻譯。
崔文勇(教授), 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化工大學任教,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期間由國家教委派往日本岡山大學留學。先后承擔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榮獲北京化工大學首屆教學名師稱號。參加和主持了多項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先后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余篇,指導研究生30余名。
任立強(教授), 畢業于北京農機學院。92年修完北京自學考試工業經濟專業本科課程,本科雙學歷。曾任企業常務副總經理。業余時間任北京汽車職工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至今,歷任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商業部發展中國家暑期商業部商品流通講座教授。社會職務: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北京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
王淑君(教授), 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先后在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現代教育科學叢書等發表《大學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現代大學生應具有的道德規范》、《大學語文價值論》、《論大學語文的本質特征》等論文。多年來從事大學教育工作,曾從事大學語文、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應用文寫作等教學工作。
王魯燕(博士), 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專業,研究方向為光催化納米復合材料,在化工化纖行業參加過多個項目的籌建、安裝、試產、達產工作,后在太原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光催化納米復合材料。目前以第一作者在國知名刊物J.Mat.Sci, J.Mat.Sci.& Tech., Chin.Sci.Bull. 和《科學通報》《材料導報》《合成纖維》等國內核心期刊和專業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三篇被SCI/EI收錄。
楊乾堯(副教授), 曾任國防科技大學炮兵學院和總參通信部通信指揮學院數學教師、教育督導室主任,曾在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擔任系黨總支書記、教學督導專家,是全軍院校首屆“育才獎”銀獎獲得者,多次立功受獎,具有豐富的院校教學工作經驗、教學管理工作經驗和學生工作經驗?,F任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教務處處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徐勝云(副教授), 畢業于長安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在生產一線工作多年,先后從事職工教育、中專教育、高職教育、本科教育等,是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骨干雙師型優秀教師,主要講授“汽車構造”、“汽車維修工程”、“汽車電器設備”、“汽車電控技術”、“汽車貿易與營銷”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汽車電器及電子控制技術和汽車交通安全控制。參與多個科研項目及精品課程建設,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劉林生(副教授), 畢業于北京工業學院,1986年以前在電子工業部第十三研究所任工程師。從事過多項電子電氣設備的科研工作,并發表過多篇論文和譯文。科研課題獲得過部級鑒定和獎勵。1986年進入高等院校擔任教學工作。主要講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工學》等課程。在編寫教科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中擔任副主編。
梁光華(副教授), 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地震計算中心從事地震預報研究程序設計工作。1982至1994年期間主持和參與了七項有關地震預報的科研課題,其中有兩項獲國家地震系統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至今從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工作,擔任計算機教研室主任工作并講授過多門課程,備受學生好評。
劉建國(副教授), 畢業于河北大學計算機專業。1996-2001年任北京中關村海洋電子有限公司軟件工程師。2002年任北京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專職教師,其間被聘任為北方學院應用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科帶頭人”。2011年榮獲“全國軟件專業人設計與開發大賽”北京賽區JAVA開發高職高專組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邵景霞(高級政工師), 在高校從事黨務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30余年,完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途徑等多項課題研究,現進行的省部級課題1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曾連續多年獲得學院優秀黨務工作者,2006年度河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個人,2006-2008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呂勇, 講師,北京大學畢業。職業律師。本院法律專業學科帶頭人。幼承庭訓、遍習諸子,對儒道略有心得。畢業后一直從事行政及法律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多年在高校從事黨的基層領導工作,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立場堅定。尤其擅長法律學習及考試方法,擅解商經糾紛;熱心公益,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劉璐, 講師、高級工程師,曾主持設計制作中央電視臺“非常6+1”第1套片頭動畫,獨立完成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的部分片頭動畫設計、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的部分廣告設計。“北京教育考試培訓中心”任多媒體專業負責人,“聯大機電學院”任數字藝術專業負責人。2002年~2007年連續6年獲北京教育考試培訓中心優秀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