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SNews最新發布的2017世界大學工科排行榜中,中國大學再次強勢崛起,共有四所高校進入國際前十名,清華大學更是排名世界第一,表現強悍!其中,清華大學高居榜首,浙江大學全球第五,哈爾濱工業大學全球第七,上海交通大學位居第九也進入了全球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軟科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工科排名中我國有19所高校工科進入世界百強。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樣位居世界工科大學排名前10強。
哈工大國內排名并不突出
然而這所在國際上著名的工科大學在國內排名并不突出。在中國校友會網2016年中國大學排行榜700強中。哈工大在國內排名僅排在第21位。排名低于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工科名校。
在武書連及武大版的2016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哈工大國內排名稍稍靠前,但同樣落后于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名校。
哈工大工科憑啥全球前10?
在國內排名并不突出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科憑啥全球前10?
尖端成果:年度科研經費高達25億元
學校2015年科研經費25億元,科研經費總額連續多年在全國高校中處于前4名;在國家科委“863”高科技工作10周年總結評估中,哈工大綜合評價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2012年,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000余項,科研總經費超過20億元,8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先進微小衛星平臺技術項目”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科技部民品“973計劃”項目再擔“首席”,“星地激光通信試驗項目”、“JML-1精密離心機項目”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平面激光誘導熒光成像診斷儀”項目獲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立項支持。
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州八號飛船交會對接任務中,哈工大在交會對接CCD標識與定位系統、載人運輸飛船訓練模擬器視景顯示系統、對接索系及鋼絲繩鎖緊力松弛規律與壽命試驗等方面提供了20多項技術支撐。哈工大承擔的“星地激光通信試驗”項目成功完成星地激光鏈路捕獲跟蹤試驗。哈工大承擔的“JM-1精密離心機”項目通過驗收,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
2013年和201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繼續刷新連續成功發射了由哈工大牽頭自主研發的小衛星的記錄,多項技術屬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6年,學校榮獲了體現中國重大原始創新能力的全國唯一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親自向團隊帶頭人譚久彬教授頒發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證書。
國際論文:論文數量與質量居全國高校前列
哈爾濱工業大學發表科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均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自然科學方面,2015年度哈爾濱工業大學SCI收錄論文3282篇,居全國高校第13位;EI收錄期刊論文3966篇,居第3位;CPCI-S收錄論文576篇,居第5位。《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細胞》(Cell)和《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四刊收錄論文3篇,在全國高校排名第14位;2015年學校國際論文被引用20820篇,居全國高校第12位;“表現不俗”論文1264篇,居第14位;SCI學科影響因子前1/10的期刊論文248篇,居第12位;作為第一作者國際合著SCI論文811篇,居第8位。哈爾濱工業大學發表的4篇論文入選2015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在全國高校中與北京大學并列第2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年中國卓越國際論文1264篇,占研究論文(Article)和綜述論文(Review)比例為38.51%,數量居全國高校第14位。
近年來,學校通過強化目標導向,修訂相關政策,完善了科技論文影響力評價體系,實行分層獎勵制度,加大對高影響力學術論文的獎勵力度,成功引導科技論文實現“質”“量”并重的內涵式增長,科技論文數量穩步增長,論文質量持續提升,高影響力論文的產出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師資質量:有兩院院士35人
截止2015年,校本部有專任教師2970人,其中教授930人;有兩院院士35人,長江學者66人,國家杰青3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