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百年英才團隊已經針對高考志愿的相關細節為大家做了科普,如果還有對志愿填報基礎還不是很了解的考生或家長,可以查找往期的百年英才志愿填報基礎系列進行學習。熟悉了志愿填報的一些基礎了之后,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只是了解了高考志愿填報的一些玩法,可是在真正熟悉了游戲的規則之后,我們對于志愿填報的處理才能更加的游刃有余。
如果想正確的完成志愿填報,在之前你就要了解填報志愿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高考志愿填報,說簡單非常簡單,只需知道九個字(即“憑實力、選學校、擇專業”)、四個關鍵詞(即“實力、選擇、學校、專業”),憑想當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即可完事;可要說難也非常難,要做到將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與所報考學校的競爭實力完美結合,就不是輕而易舉、一朝一夕之事了。

高空總分成績排序統計表的內在含義及作用
1、可預測當地當年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內在含義及作用之一,在于可以據此推測該地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不過這個預測錄控線方法的缺點是掌控的數據要多而且全面才行,不然其準確度就要大打折扣。由于各地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遲早是要公開發布的,預測也不過是早幾天知道,心中有個大概數而已,不必那么精確,故而在這里只介紹一下簡單的方法:
第一步,找到當地上一年招生資料中某科類的計劃人數;第二步,找到當地上一年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查出所對應分數的累計人數;第三步,用第二步中的累計人數除以第一步中的計劃人數,得出一個比例系數;第四步,,用當年某科類的計劃人數乘以第三步中算出的比例系數,得到一個總人數;第五步,再用第四步中的這個總人數查找當年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累計人數中的相同數或最接近的數字所對應的分數,這個分數即為當年的某科某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運用這種方法,對第一批次理工類和文史類所預測的分數均無誤差:對第2批1次理工類和文史類所預測的分數幾乎無誤差;對第2批2次文史類所預測的分數幾乎無誤差,而對該批次理工類的預測誤差達4分,原因在于其劃線比例有所變化。同樣,第3批1次理工與文史類的預測誤差分別3分、5分;第3批2次理工、文史類的誤差較大一點,原因均在于其劃線比例有所改變。
2、可預測高校招生投檔(錄取)分數線。
高校每年招生都會產生投檔分數線、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校線)、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專業線),這些分數反映到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就可以清楚地告訴人們高校的投檔分數線、錄取分數線(校線)、專業線排在什么位置。知道了這些排序位置有什么作用呢?
從某種角度說,比如知道高考分數的作用還大。舉例來說,知道了華中科大2008年在湖北省的投檔分數為599,在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的第n橫行即599分橫行上一查,就可以知道,全省考了599分的考生共有233名,599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5836位。也就是說排序位置在5836位及以上者才有可能被錄取(特殊情況另當別論)。這樣一來,可能就會有考生及家長認為,這太好了、太簡單了,到時候拿著分數一查,是這個位置就報,不是就不報。搭建可千萬別這么想,尤其是高考志愿填報這樣多則上千萬人,少也達幾十萬人同時參與的事情,其復雜性和難度是未親身經歷過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舉例說明: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在湖北省的錄取分為597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6357位;該校2006年在湖北省的錄取分為594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的6770位。該校2005年在湖北省的錄取分為560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11905位;其2004年錄取分為611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是7740位;其2003年錄取分為539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是15018位。所以大家就要格外關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