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即將畢業讀研并且有留學打算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經常都會面臨一個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在國內的大學讀研好還是在國外的大學讀研好呢?尤其是對于那些學習成績還算可以的同學,如果在國內可能會拿到前十名院校的錄取,然而一旦到了美國往往卻只能進前30。面對學校排名上的差距,可能是很多學生或者家長心里過不去的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差異呢?
下面百利天下教育就為大家針對這種情況來做一個理性的分析,以供各位學生參考。
一、國內外老師對于教學質量和態度的差別
相信在國內讀完本科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覺,每次上完課之后都找不到老師了,對于不懂的問題要么自己想辦法解決,要么等下次再有老師課的時候再去詢問,許多任教老師也是教完課就走,忙著做自己的學術研究,忙著如何發表論文,在每一個期末的時候,對于各位任教老師的評價也是登上學校的系統一律好評,根本沒有什么客觀公正的評價。
但是在美國,大多數的老師對教學是極其負責人的,因為他們基本沒有學術方面的壓力,更多的壓力是來自于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因此,這些老師們就會對學生的反饋極其的上心,往往是老師追著學生去學習,給學生答疑的時候也往往極其的有耐心。而且每個學期對老師教學的評價都是公開透明的,學生都會給老師一個公開透明的評價,如果老師的評分過低,就會影響其以后的職稱評選以及學生選擇其課程的,所以在這種制度之下,美國的老師教學壓力通常都會比較大,從而其教學態度和教學質量也都會比國內強很多。
二、學校對于教育資源的投入情況不同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衡量一個學校好壞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學校對于圖書館的建設情況,它們是這樣的:

在這種環境下讀書學習,還愁成績不會好嗎?另外,美國各大高校的圖書館軟件設施也常常十分的完善,比如電腦遍布圖書館的各個角落,且全部裝有常用的軟件以及MATLAB和Eclipse之類的。
高端機房的軟件更是幾乎無所不有,通常還全天開放。此外除了豪華的硬裝和軟裝之外,也有很多人性化的小設計,給長期泡在圖書館的同學一種家一般的感覺。
三、學校給學生的發展空間內外有別
在美國是沒有班級這個概念的,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課程并安排自己上課的課表。此外國外的學校也通常會更鼓勵學生發展和發揚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