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之夜,“千里共嬋娟”于海外學子而言,別有一番滋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也是團圓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的意義無須再表,一份對故鄉的思念、一份對團聚的期盼,蘊藏著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是割不斷的牽掛,是許不完的心愿。
“每逢佳節倍思親”,幾乎每一個海外學子都有一段離家萬里、他鄉過節的記憶。“留學之后,有好幾年春節我都不在國內,更甭提中秋了。”一名在美中國留學生感慨地說。
月是故鄉明。游子在外,思鄉更甚。父母的一通電話、微信家人群里的一句中秋祝福,甚至是嘗一口月餅、品一道家鄉菜,都可能成為中秋夜晚海外學子的“催淚彈”。
中秋月,照四方。無論走到哪里,這輪圓月的溫柔都會傾灑在中華兒女身上,穿過云海落下的明潔輝光,照進海外學子的心田。天涯海角,一塊象征月圓人圓的月餅,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印記。
雖然沒有中秋節假期,但不妨礙海外學子在國外度過一個難忘節日。逛唐人街、游中秋街會,與同學好友一起觀燈賞月,談天說地,也同樣不缺節日氛圍。
比如,就在不久前,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的中秋街會熱熱鬧鬧地辦起來了,街道旁的舞獅表演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頻頻喝彩。售賣極具中國特色的月餅、燈籠、擺件等的攤位前顧客如織,佩戴著口罩的人們在仔細挑選。熟悉的中秋味道似乎又回來了。
在新加坡,牛車水路上張燈結彩,一輪裝飾有玉宇瓊樓的明月與身著飄逸彩衣的嫦娥相伴,節日燈飾早早布置完成,迎接團圓之夜。同時,還有牛車水中秋線上游戲、360°虛擬導覽與文化之旅等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更增添了節日的喜慶。身在獅城的中國留學生,可以感受這里中秋佳節濃厚的中國味兒。
世界各地的中國學聯,也在中秋前后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云端”歡慶活動。發月餅、舉辦線上音樂會和聯歡會等,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海外學子能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佳節。
不過,夜深人靜之時,節日的喧囂散去,卻也免不了想家。
前不久,我曾與一個朋友閑聊。高中畢業后,她前往美國讀書,如今已是在美學習的第六年,期間所有的中秋節,她都是與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同學一起度過的。她告訴我,團圓節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讓她更珍惜每次回國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以前我回國去外公家的時候總是坐不住,待一會兒就想著要走,約國內的同學出去吃飯。現在覺得,我能與長輩共處的時間實在太少了,每一天都很珍貴。”電話那頭的她,語氣有些傷感,她說,一家人只要能在一起,日日都是團圓。
藏在思念背后的眼淚、對親情的思考、與父母越聊越久的家常,不也是海外學子求學路上的另一種成長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