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
從1984到2014,他也不過是拍了17部片子,平均是在2年一部的節奏上。
其實如果沒有2005年的話,我們還可以針對他算近期的梅蘭芳,趙氏孤兒和搜索,進行一個比較委婉的評價:陳凱歌當然是一個大師,但是,他進入了一個創作的疲態之中,作品還是保持在一定水準之上的……
陳凱歌拍的大部分作品都很好,但是,他拍出了《無極》……
1993年的霸王別姬,到如今已經21年了?! ?/p>
他好像之前是在登天梯,一步步往上,然后遇上《霸王別姬》,壓根不用腿了,瞬間羽化登仙,直飛青云了。
陳凱歌有這一部《霸王別姬》,就跟瑪格麗特。米歇爾有了《飄》一樣,就憑一部就可以定乾坤。無論活著還是死了,排起“中國最偉大導演”20名,50名……隨便多少,哪怕只排五個,他大概也夠資格上了。
而且他后面還有《風月》啊。
有《十分鐘年華老去之百花深處》啊,這個是世界知名導演做的一個聯合性的導演,就是每人拍一部分來展現一個主題。
完全是世界級導演的待遇啊。
他2002年有3部片,然后經過了3年的沉淀,他沉淀出來了《無極》。
再之后的《梅蘭芳》《趙氏孤兒》《搜索》非常好地詮釋了一句話:脫下來的衣服要穿回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換句話說,逼格降下來容易,再升上去就比較難了。
對于陳凱歌,想說的一句話恰恰是他曾經拍的一部片,《溫柔殺我》。
如果你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漸漸失去魅力失去創造力,請溫柔殺我,請讓我們慢慢來降低對你的水平要求。
霸王別姬與無極的落差,不是每個觀眾都能以強悍的心臟承受住的。
張藝謀
張藝謀,大家對他夠熟悉了吧。第五代導演里代表性人物。當年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
他捧出來的鞏俐如今是霸氣女王;章子怡雖然一臉我要向上的氣質,一路跳級到了國際明星的位置,因為潑墨,詐捐糊了一次,如今又爬了上來,到底還是可以拿出手的。
后來的董潔、李曼、周冬雨啥的都偏小家子氣,如今倪妮不管怎樣,炒作、戀情,到底是紅了。
張藝謀拍電影和捧人,都算得上有里有面,非常難得。
好像這代導演都是從開始走大片時代開始就胡鬧?
以前幾個錢拍出來的電影沒說缺胳膊少腿,或者說寒磣了觀眾???
不少大片如今都是在視覺上滿足觀眾,在智商上欺騙觀眾。
《英雄》這部片,看有人罵,有人捧的。
如果《英雄》還有人看出各種情懷來,那么到他拍《黃金甲》,已經沒人阻止樓主說“這爛片居然是張藝謀拍的”吧?
有了《黃金甲》,我可以承認馮小剛的《夜宴》逼格可能還是高一點的。
然后……等《三槍》出來的時候,我忽然明白張藝謀在《英雄》和《黃金甲》上的良苦用心了。
那好歹是真金白銀的大腕聚集啊,好歹是各種服裝道具大手筆地咋了下去啊。
你說看《英雄》《黃金甲》,錢扔水里我們還能看朵水花,賺個視覺享受。要去電影院看《三槍》,你能得到點啥?
我特想對《三槍》說:您和《刺陵》是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在這一年終于團聚,光榮登頂?
馮小剛
2006年以前的電影,沒啥好吐槽的。
《甲方乙方》《沒完沒了》《一聲嘆息》《天下無賊》《手機》《大腕》……你們隨便去看吧,這個不用安利。
馮小剛外號小鋼炮,作品確實算是堅挺。
04-06年這幾年,內地的大導演好像上趕著大躍進式地就跨進大片時代了。張藝謀搞《英雄》,《埋伏》,《黃金甲》,陳凱歌《無極》,馮小剛《夜宴》。好像不拍那么一步恢宏巨制就不能證明自己的腕兒似的。
當然,有《黃金甲》頂住罵聲,夜宴只是個孩子,被大多數人放過了。
中間隔了幾年,他好好歹歹拍了幾部上檔次的戲。特別是,他有了《集結號》。
集結號成就了張涵予,不僅讓他出了名,成了腕兒,甚至可以這么說:從集結號走到現在,他還是一半以上靠著這部戲打底。
馮小剛也是靠這部片,真正走上政治認可的主流?! ?/p>
因為有《集結號》,他后來才有那資格去拍《唐山大地震》《1942》,去央視搞春晚。
前面水平怎么說還有個平均線,高高低低起伏,像考試打分,還可以算個平均分。
然后私人訂制來了。
他拍私人訂制自己說是因為1942給公司虧了錢,要拿喜劇補回來。他又說他拍1942別人覺得他不走群眾路線不接地氣,結果自己拍了私人定制別人又覺得他不玩藝術了拍爛片……
總覺得觀眾為啥這么難為他,而且難為他的時候還要去看他的爛片。
馮小剛的low法,不禁體現在電影上,也體現在炒作方式上。李小璐的帶資進組買角色的傳聞隨著票房一起上漲。
前面可以打平均分,這戲一出來,打負分也不用心里愧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