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六、日,2016中國國際教育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了帷幕。如今,出國留學越來越大眾化、常態化。舉辦了16年之久的中國國際教育展,又將提供怎樣的留學“風向標”呢?
小編替國內學生及家長扒一扒中國國際教育展的新看點。
哥斯達黎加:廢除軍隊實行11年義務教育
哥斯達黎加在哪里?恐怕不少學生及家長都需要想一想。哥斯達黎加屬于北美洲,與美國同處一片土地。
在本屆中國國際教育展上,將有5所哥斯達黎加院校集體亮相。這也是哥斯達黎加首次參加中國國際教育展。
之所以將哥斯達黎加作為一個看點,在于哥斯達黎加的“教育強國”地位。哥斯達黎加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免費教育的國家,早在我國清朝道光年間即已施行,目前為十一年制國民義務免費教育。
哥斯達黎加最為重要的兩個特點:一是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二是一個教師之國、教育大國。1948年,哥斯達黎加宣布廢除軍隊。國防支出的減少,促使教育投入的增加。據稱,哥斯達黎加教育文化經費占到全國總預算的32%。
1987年,時任哥斯達黎加總統的桑切斯獲諾貝爾和平獎。他在演說中講道:“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教師之國,所以我們關閉了軍營,我們的孩子腋下挾著書本行走,而不是肩上扛著槍炮……因為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教師之國,我們寧可說服我們的對手,而不是擊敗他們。”
國內的學生及家長不妨到哥斯達黎加的院校展臺了解一下當地的國際教育情況。
愛爾蘭:美國學生是第一大留學生群體
愛爾蘭被稱為“歐洲硅谷”,其信息和軟件業在歐洲名列前茅。本屆中國國際教育展,愛爾蘭首次成為主賓國。作為歐盟唯一純正的英語國家,愛爾蘭教育被稱為“典型英式教育”。
憑借主賓國的優勢,愛爾蘭教育推廣處將組織19所院校參展,包括都柏林圣三一大學、都柏林大學、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和愛爾蘭國立大學高威等7所世界500強綜合性大學。除此之外,都柏林理工學院等9所理工科院校和3所專業院校也悉數亮相。這些大學都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學科課程,涵括信息技術、生物制藥、食品科學以及工程學等。
目前,已經有超過5000中國學生在愛爾蘭接受高等教育。2016年,愛爾蘭中國留學生較去年增長10%,簽證成功率也從去年96%上升至98%。但是,中國留學生人數在當地國際學生群體中并沒有占據第一的位置。令人想不到的是,美國留學生竟然是愛爾蘭國際學生的第一大留學生群體。由此可見,愛爾蘭教育自身的優勢。
去年,愛爾蘭教育與技能部推出了“愛爾蘭愛心獎學金”項目,該獎學金項目自2015年9月啟動以來,由17所愛爾蘭高校、2所愛爾蘭公司提供200多個獎學金項目,共計70萬歐元,涵蓋上百個不同學科和領域。
英國:脫歐之后更青睞中國留學生
本屆中國國際教育展,近80所經英國政府認證的英國院校組成英國展團將集體亮相,成為面積最大、學校最多、類型最全的區域。
英國脫歐成功,各種因素交織,導致英鎊貶值,因而留學英國的成本將明顯降低,有助英國院校擴大招生。據稱,自2014年起5年內,英國政府擬將外國學生人數提高20%,新增人數達到9萬,同時擴大各類獎學金的比重。2015年,英國政府宣布取消對英國高校的招生人數限制。該政策增加了中國學生進入頂尖英國院校的幾率。
在教育展上,英國展團還將推出英國寄宿中學展示區,15所英國寄宿中學將一起亮相,介紹英國寄宿中學的課程、申請及建議,提供一站式赴英留學咨詢服務。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的統計顯示,從2007至2014年,中國學生人數從不足2500人攀升至近4500人,增長近80%,目前,中國已是英國寄宿中學的第二大生源國。對于打算《小別離》的中國家庭,可以與英國寄宿中學校長們面對面溝通、交流。
法國:將向中國學生提供英文課程
法國展團今年的特色可謂與眾不同,一、首次推出Immersion France (深入法國)APP,用于語言培訓的申請;二、推出Campus Art, 為希望留法的藝術類學生提供和法國藝術類院校申請的平臺;三、設置“一對一面談”,專供希望赴法攻讀碩士或博士文憑的學生與參展高校代表預約面談,在展會現場做面試。
為了吸引更多中國學生赴法學習,法國將向留學生提供越來越多的英文授課的課程,依靠法語,形成多語言文化背景,提高學生未來職場的競爭力。
同時,法國政府推出了“人才簽證”(visa de talent)的舉措。該簽證為多年有效期,會針對學生的留學年限來發放,并進一步明確,在法國獲得碩士級別文憑及以上學歷的學生,將可自動獲得五年多次往返簽證。
此外,法國政府還不斷推出獎學金政策。法國駐華大使館的“France Excellence”碩士獎學金用于支持赴法攻讀碩士學位的優秀中國學生;艾菲爾獎學金項目,則針對讀碩士或博士的中國留學生。據法國高等教育署,除了留學利好政策外,在工程師教育、社會科學和藝術方面,法中院校有不少的合作辦學項目,這也是推動留學法國的很好渠道。
荷蘭:中國學生留學的“洼地”
目前在荷蘭的國際學生共9萬多名,其中中國學生6642名,占國際生的比例不到8%。事實上,荷蘭是歐洲大陸最早開設英語授課課程的非英語國家,英語授課課程達2200門之多。如此看來,中國學生及家長對于荷蘭還是略顯陌生。
荷蘭高等教育最引以為豪的學科有國際商務、經濟學、電子工程、水務管理、物流、建筑和土木工程技術等。其中,蒂爾堡大學的經濟學排名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之上,鹿特丹商學院更是蜚聲國際,其MBA課程名列世界10強。
荷蘭政府針對國際學生制定了友好、優惠的政策。荷蘭對國際學生實行返簽證政策,即學生無需參加面試,由所申請的荷蘭高校到荷蘭移民局代為申請,獲得簽證后到荷蘭駐中國使領館領取即可。
2016年3月1日起,荷蘭政府實行了針對國際畢業生的新的“找工作簽”政策。這一政策較之前的簽證政策更為寬松,受益人群更為廣泛。每年荷蘭政府和大學均提供優厚的獎學金,作為專門面向中國學生的獎學金,橙色郁金香獎學金吸引了越來越多荷蘭高校的參與,在2016-2017學年,共有25個荷蘭高等院校參與本獎學金項目,為73名中國學生提供總額超過86萬歐元(合600萬人民幣)的獎學金,幾乎涵蓋所有專業領域。
意大利:專科線以上就能申請留學
中意兩國政府簽訂的針對中國學生赴意留學的“馬可?波羅”和“圖蘭朵”計劃為中國學生留學意大利產生了持續的影響力。近年來,意大利政府也逐步開放或放寬限制。目前,無論是普通文理生還是藝術生,高考成績只需達到專科線以上即可申請赴意留學。
意大利是世界上少數大學教育免學費的留學國家,大部分公立大學每年只需繳納一定的注冊費即可入讀。讀公立大學正課的國際生不但可以免除學費,而且還能享受和意大利學生同等的免費醫療等福利。
為了吸引中國學生,意大利推出了文化遺產保護、古建筑修復、古文物修復、古書籍修復課程,并且這些課程又與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形成交叉課程,其就業競爭力非常強。同時,生物技術、農業和食品安全技術也頗受中國學生青睞。
附:專家支招——如何選擇專業和學校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給學生和家長們提供一些逛展的建議,希望對家長和有意赴海外求學的學子們有所幫助。
一、專業和學校選擇
專業的選擇,將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人生道路,因此選擇專業方向,常常是留學家庭困惑的首要問題。建議,首先在考慮專業時,要么根據自己的興趣,要么根據自己未來希望從事的職業,在了解了各個學校的綜合情況和不同專業的實力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和在就業前景較好的專業。其次,要認識到,對未來的工作來說,在大學里所學到的內容遠遠不夠,大學只是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學習能力,畢業后仍需要繼續學習,但選擇了與未來職業相關的專業,可以提前接觸這方面的知識,為日后就業做好儲備。
二、家長的角色
如今,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在各種選擇中有自己的考慮,不再單單由父母拍板決定。在意見相左時,不少家長對自己的角色把握不準,都猶豫過是否要干預孩子的選擇。建議,首先,家長應該適度參與,即使雙方意見不合,也要相信孩子有自主選擇的能力;其次,孩子的分析能力有限,想法不如長輩周全,因此需要家長監督和介入。但家長不能獨斷,也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雙方互相理解,商量著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最后,家長仔細分析專業和學校的利弊,最后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畢竟路要孩子自己走,家長只是起到支持和輔助的作用。但是,最后要提醒孩子,自己做的選擇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三、選擇專業和學校需要考量的因素
在選擇專業和學校時,除了將學校排名、專業實力、就業前景納入考慮范圍,還有什么因素也需要考慮呢?建議,首先安全因素,畢竟文明寬容、秩序井然的社會才是出國留學的必要條件;其次,人文環境也是錦上添花的因素,既要體驗競爭激烈的進取精神又要學會享受生活,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開闊自己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