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考生都渴望著被志愿學校錄取,但每年總有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被錄取了以后卻不想去讀、希望退檔,那么,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用什么方式可以退檔呢?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被志愿學校錄取了原本應該是好事,但是為什么有的學生不想去讀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考生在報志愿的時候沒有了解清楚學校的所在地,或者是沒有區分清楚不同的校區,接到錄取通知后才知道自己要在哪里上學,也許這個地方的氣候條件太差,或者是離家太遙遠等等,都會讓一些考生望而卻步、萌生退意。
考生在報考的時候沒有了解清楚學費標準,一些院校和專業的學費是非常高昂的,人們普遍認為大學的學費一年幾千塊錢就可以了,但要是不慎被數萬元學費的專業給錄取了,恐怕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會選擇同意調劑,但是調劑的去向就不是自己能把握的了,如果不幸調劑到了一個非常厭惡的專業,當然也沒有動力去上學了。
當然,考生們申請退檔的原因并不局限于這些,大家出于自身實際情況的考慮,放棄入學也無可厚非。
大部分省市的招生政策中都會明確規定,不允許考生以任何理由放棄志愿,也就是說,考生在報志愿的時候就必須慎重思考,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能隨意反悔、撤銷,院校是無權同意考生的退檔申請的,所以,主動退檔是行不通的。如果真的不想入學,這些考生可以選擇開學后不去學校報到,超出一定時限后就會自動退學。
上大學畢竟不是兒戲,所以,如果考生開學后不去學校報到,可能會面臨一些后果。
首先,考生的行為有可能被記入誠信檔案,因為這是對招生名額的浪費,那些想上學的人會因此失去機會,除此之外,下一年報志愿時,這些考生的志愿數量也可能受到限制。
其次,開學后不去報到屬于強制退學,檔案在這段時間里一直是被錄入狀態,所以,考生也沒有資格再被其他高校錄取,當年的統招錄取機會相當于沒有了。
總而言之,大家在報志愿的時候就要慎重決定,院校、專業、學費、是否同意調劑等等都要想清楚,千萬不要等到被錄取了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