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出來,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關注錄取結果,一所好的院校對于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報考的院校,在志愿結果出來的時候,被退檔了,該怎么辦,退檔具體是什么意思?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退檔即在錄取過程中,高校分批次錄取考生,在每一批次錄取時,將不符合錄取規則的考生的電子檔案退回省招辦,簡單理解就是因為分數低或者院校分數線高沒有被錄取出現滑檔的情況,在平行志愿模式下,退檔的考生可以選擇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參與下一批次的錄取。退檔是指,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這些都是官方解釋,接下來我們具體了解一下什么情況下會被退檔。
如果是高分考生未被錄取,一般有三個原因:分數雖然達到了該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的分數線又不愿意服從調劑;我們的總分有時很高,但是科目成績偏科嚴重,有的院校的專業會對某一科目成績有所要求,如果未達到要求也會出現被退檔的情況;最后一種情況是考生的身體狀況不符合所報考專業的要求,比如有的專業會要求身高、視力等這些,如果未達到也會被退檔。
被推檔了,大家都不要灰心和過度傷心,我們雖然被退檔了,但我們還可以參加下一批次的志愿,前提是我們的分數比下一批次的分數線高,這樣才可以參加下一批次的志愿報考,或者是參加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高校招取的人數未達到計劃人數,還有剩余的人數,這對于被退檔的考生來說是一次機會,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是我們最后的機會,征集志愿大多都是偏遠地區或者名校的一些偏冷門專業,我們考生要慎重選擇。如果你的分數讓你覺得不甘心和遺憾,還想再挑戰一次高考,你可以選擇復讀這條路。報考志愿的時候,盡可能選擇大幾率有把握可以被錄取上的院校和專業,要嚴格對照《普通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每一年高考我們都一本志愿報考指南,我們要好好研究往年高校錄取的位次和分數,盡量選擇稍微低于自己分數的。
最后,被退檔了不要慌亂,我們還可以參加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報考,如果覺得成績不理想可以繼續復讀,來年考取好的成績,報考自己心儀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