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在外交領域不斷壯大,需要處理的對外事物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因而中國也越來越需要精通各國語言的專業人才。然而,“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牽動了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影響到了高校專業小語種的填報。
不論是大外交,還是“一帶一路”建議,“語言”先行是必須的!
小語種專業都包括哪些?國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的小語種專業主要包括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荷蘭語、瑞典語、波蘭語、匈牙利語、意大利語、羅馬尼亞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塞爾維亞語、日語、朝鮮語、蒙古語、越南語、緬甸語、泰語、老撾語、馬來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印度尼西亞語、烏爾都語等。
它主要培養學生接受所學語種聽、說、讀、寫、譯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訓練,學習該語種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培養學生具備從事該語種相關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的良好素質和較強的能力。
小語種的主干課程有:相應語種基礎語、報刊選讀、視聽、口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理論、語言學概論、相應語區國家文學史及文學作品選讀、相應語區國家國情等。
隨著英語專業連續幾年就業亮“紅黃牌”,然而隨著“一帶一路”的快速推進,沿線國家的語言教學和研究成為重點,在“一帶一路”的沿線,至少有四種大型文明,近百個國家和上百種語言。由于每個國家所處的環境、自然條件、宗教、語言、民族和政治制度都不一樣,對外來信息的接受習慣也不盡相同。要增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的認知,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中國除了在文化、民心上加強溝通外,還迫切需要運用好各種全球通行的“語言”。
雖然小語種的就業前景一片大好,但是小語種晦澀難學卻是不爭的事實。在學習小語種的大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分鐘韓語,三小時英語,三天的法語,三個月的日語,三年的德語,三百年的阿拉伯語。”比如:阿拉伯語由28個字母組成,而每個字母根據不同的發音符號又要發出12個不同的音,算起來這28個字母的全部發音竟有336個。另外,在阿拉伯國家還存在針對女性的性別歧視現象,女性開展工作很不方便,所以女生也是不適合學習阿拉伯語的。
這里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小語種的填報大多是在提前批次,所以考生們必須抓住提前批次,才能更好地搭乘“大外交”和“一帶一路”的列車,慎重選擇小語種,你未來的發展將與中國的騰飛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