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考場就如同上戰場一樣
不學好武林秘籍你還想保金身?
麻麻在市面上花五塊錢給我買了本武林秘籍。
說用它可以打破“十八銅人陣”!
現在我把它免費送給你!!

10月9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詳情請點擊),從修訂內容看,語文/ 數學/ 政治/ 歷史/ 地理/ 物理/ 生物/ 化學(點擊科目查看備考建議)皆進行了調整。

2017屆
高三語文復習研討會議
2016年11月10日下午,為了進一步把握全國語文高考新動態,提高全市語文教師對新高考的認識,促進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效率,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與長沙市蔣雁鳴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聯合舉行了長沙市2017屆高三語文復習研討會議,長沙市400多位語文教師匯聚百年名校明德中學,于屈子湖畔明德講堂針對高考新動態,探尋應對的方法與策略。

明德中學劉林祥校長精彩致辭
長沙市一中語文教研組長周玉龍老師做《2017年考語文考試大綱解讀暨應對策略》講座。周老師闡釋了課程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和含義和內在關聯,并分析了2017年新考試大綱與原考試大綱之間的變化,從考試內容的修訂和試卷結構兩大模塊對比解讀新大綱。周老師對新大綱的解讀全面深入,既有理論的闡釋也有具體題型的分析,理論性和可操作性完美結合,對2017年語文新高考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周玉龍老師講座圖像
Q
您參與過往年的語文高考閱卷,也有豐富的高中語文教學經驗,在您看來,考生哪些題是比較容易錯的?

周玉龍
對于湖南考生來書,第一,作文題意理解不是很準確,會影響分數;第二,文學語言表達題,沒有語境,沒有懂得提問的是什么,沒有理解問題的實質內容;第三,文言文翻譯題,只對個別字意思做出翻譯,句子意思還不是很懂;第四,古詩理解偏難,總有一兩個點理解不到位。
Q
您覺得考生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著重加強復習?

周玉龍
首先,要能夠把握高考變化的趨勢和方向;其次,要提高解題和閱讀的速度,現在的語文高考,閱讀量增大了,內容增加了,平時就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閱讀速度,做一些切實的訓練,比如在規定時間內要完成多少的閱讀量。
Q
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還有什么規律可循嗎?

周玉龍
按照全國卷來說,高考作文依然是以材料作文為主,并且緊貼現實和時代,考生往往很難理解材料背后的意思,與現實生活和社會事件,核心價值難以合在一起,多了解社會現實生活,才有可能與高考作文的命題相掛鉤。
長沙市蔣雁鳴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蔣雁鳴老師做《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講座,蔣老師介紹了2017年考試大綱修訂說明,指出試卷閱讀量增加了5%,而目前中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針對這一嚴峻的備考形勢,蔣老師從教師必備的閱讀理論和實踐學習、日常的教學實踐的措施兩個方面給予了針對性的指導,提出了“計時閱讀法”、“限時閱讀法”和“變速閱讀法”等操作性很強的具體方法,對于教師的課堂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蔣老師深入淺出的分析和幽默風趣的語言贏得在場的語文同仁的陣陣掌聲。

蔣雁鳴老師講座
在研討會最后,長沙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劉兵老師總結了2016年長沙市語文高考的情況,對于進步十分突出的學校提出了表揚,并分析了部分學校去年高考語文成績不夠理想的原因,激勵他們繼續努力,爭取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劉兵老師從作業系統、了解學情和關注學生思維等角度對應對新高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句句說進了老師的心坎,條條切中問題的核心。

劉兵老師講座
Q
如何理解學校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作業系統?

劉兵
學生要建立適合自己的校情作業系統,學校老師應該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做。打個比方,長沙四大名校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強,給學生布置的習題就應該在難度上有考究;而一些學校的學生如果學習基礎較差,就不能通用重點學校的學生試卷和習題,應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Q
為什么您認為現在很多學生在語文思維角度上也要完善?

劉兵
現在很多學生的整體思維變得很碎片化,本來是一個大問題,結果老師把大問題切割成了很多小問題,這樣對整體思維的鍛煉不好。比如課文分析,一個人物的形象特點就是一個大問題,但往往有老師喜歡提出這樣的問題:第一段、第二段說了什么內容,這樣就沒有讓學生一開始就關注文章的整體性。
fanyikoujue
文言文的
翻譯口訣
兩招全掌握
一、基本 方法 :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 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 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 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后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后,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