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3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俏婧 歐陽貝璐)本周末,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科技學院等省內20余所高校啟動“三位一體”招生測試。據了解,2017年,省內有43所院校參與“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共計劃招生8000名左右。周末兩天,記者走訪了杭州的幾所高校,感受了“三位一體”考試給周末寧靜的校園帶來的不一樣的生機。
浙江工業大學:
采用半結構化面試 考題偏向生活化
今年,浙工大“三位一體”招生計劃數為300人,而通過書面評審的人數多達1500人,浙江工業大學招生辦副主任潘鵬程用“非常火熱”形容今年的報考情況。“按照1:4的入圍比例,綜合素質測試結束后,最終將確定1200名考生入圍。”
據介紹,浙工大今年“三位一體”綜合測試依舊采用半結構化面試,一名考生同時面對三名考官,由此保證每一位考生都有充分的問答時間。面試共分為兩輪,第一輪為指定材料問答,考官根據閱讀材料向考生提問;第二輪為自由提問,考官根據考生的個人陳述材料進行提問。面試時間一共為20分鐘,主要考察學生科學人文素養、分析判斷能力、現有知識儲備等綜合素質。
記者了解到,部分考生抽到的第一輪面試的材料題是關于“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考官根據材料向考生提出各種問題,例如:“將量子通信衛星取名為‘墨子號’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你的爺爺不識字,應該如何向他介紹量子糾纏這一概念”、“量子通信和傳統通信有什么區別”、“量子有哪些奇異的現象”、“你對量子衛星以后的應用有什么看法”。面對這些問題,部分考生表示有些懵,也有考生認為材料題主要考察閱讀和歸納能力,只要讀懂了材料回答這些問題并不難。
在自由提問環節,考官通常根據考生的自我介紹或自薦信提問。據考生小徐回憶,因為在個人陳述材料中提及自己獲得全省的作文競賽獎項及物理競賽獎項,考官便問他“對語文、物理學科有哪些個人理解”、“喜歡哪位科學家”。考生小陳想要報考金融專業,考官由此提問“對當下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轉變有什么看法”、“說說博弈論的經典案例和著名人物”。
此外,也有一些趣味性十足、非常生活化的考題,例如“臉盆為什么是圓的”、“窨井蓋為什么是圓的不是方的”、“如果我們要去你的故鄉游覽,你會推薦哪些地方”、“作為外地的考生,杭州有哪些地方讓你印象深刻”等。
浙江理工大學:
創新創業考生獲青睞 特長生面試以學科知識為主
今年,浙江理工大學“三位一體”招生計劃數為345人,經過專家材料評審,共有1732名考生獲得綜合測試資格。周六,浙江理工大學對申報了素質特長項目的考生先進行了面試。93名考生包括體育、學科競賽、語言文學特長、藝術特長,創新創業特長。其中書面材料評審首次認定了3名考生具有創新創業潛質,他們中2人持有專利若干項,1人持有可行性較強的創業計劃書和創業體驗,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強。他們比普通生將多0~10分的特長面試分。
特長生中,占比最多的還是學科競賽類的學生,面試環節,多以學科知識題目為主。
來自蕭山的考生小徐,憑借全省物理奧賽二等獎參加特長項目的面試,他報考工程技術類專業。他回憶,面試時有六個考官對一個考生。他被問到不少有關物理學的概念問題,比如光的波動性等物理學知識,問得還很細。“之前以為會問些愛好特長之類的問題,沒想到都是學科題,還好這些東西平時都掌握的,感覺回答得還行。”
小方來自寧波余姚中學,她是創新創業特長生中的一名。她在高中時做過創業計劃書,是一個關于旅游類的APP創業計劃書,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助旅行。
“我喜歡旅行,高二時就有了做一個旅游類APP的構想。我構想的APP分五塊內容,合作商家、掃一掃、接單&發單、旅行游記分享和VIP。”小方說,APP包含了幾項旅游的便捷功能,比方說你去入住旅館,看到一本喜歡的書或者一個好看的陶瓷品,你又不知道能不能買,在她構想的這個APP上就能查到這些物品是否能出售,如果有銷售,就可以在手機上下單購買。
面試完的小方走出考場,淡定地表示:“考官就問我這個創業計劃書的構想內容和未來的想法,還有想要去哪個國家旅游,我覺得這不像是考試,挺像聊天的,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訴他們,他們也給了我一些以后怎么做創新項目的建議。”
浙江工商大學:
選拔按專業劃分四個類別 行業精英首次成為面試官
今年,浙江工商大學“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計劃180人,進入“三位一體”測試環節的共有1272人。
綜合考慮學科門類、選考科目要求等因素,浙江工商大學把29個招生專業(類)劃分為四個測試類別:經管類、文法類、理工類、信管類。
“緊跟新高考形勢和要求,此次綜合評價招生率先采用分類報名、分類書面評審、分類測試、分類選拔的新辦法,比如按限考科目相同或相近的原則分為經管類、文法類、理工類和信管類四個大類,分類設置報名條件,考生按類來報名并遞交書面評審材料,學校組織專家對材料進行評審,按每類錄取人數的6倍比例,從高到低確定入圍綜合測試考生。”浙江工商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處處長王忠華說,在測試題目、考場分布等方面也充分考慮專業分類因素。
今年,浙江工商大學的面試首次邀請行業精英加入,5個老師為一組,其中4個是校內老師,1個是行業精英。王忠華說,增加實務精英,是希望從社會及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綜合評價考生素質,從而更準確地考量一個學生。面試的形式為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據考生回憶,考題為根據“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化傳承還是娛樂盛宴?”進行觀點討論。
王忠華表示,面試題重點考察考生的專業素養、專業潛質以及綜合素質,主要觀測點包括溝通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等。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報名人數創新高 “過來人”為母校選拔人才
今年報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考生人數大大增加。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陸向華介紹,近6000人網上報名,5300多人通過審核,最終約1300名學生進入面試。
“學考成績是參加‘三位一體’招生主要的門檻,今年我們對學考成績的要求普遍降低,不再以A論英雄,而是采取綜合賦分制。也就是說考生要求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各科目成績均為D等及以上,同時綜合素質評價須達到B等及以上)。”陸向華說,“這是為了不偏科,可以真正地挑一部分各科素質均等的學生。”
除了報名人數創新高,杭電今年有3名德育類特長生入圍面試。在面試環節,今年學校邀請了校外專家參與,與學校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組成考官團,這些校外專家既有企業高管,也有來自政府、高校長期從事學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資源管理的資深專家,還有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領導、中學校長等。
今年的校外專家中還有8位比較特殊,他們既是這些行業的資深人士,同時也是畢業于杭電的校友,這次他們將作為“過來人”為母校選拔人才。
2004年畢業于杭電會計專業的陽一轉行做了音樂,并取得了一番成就,現為新力有限公司董事、獨立音樂人。他就是8名“過來人”中的一名。“我面試了14個人,其中3個人也有音樂夢想。杭電雖然是一所工科學校,但也為每個學子創造夢想的舞臺。在面試中,我也注重考查他們的綜合素質,我認為綜合素質強的考生更適合多方面地發展。”陽一說。
考試結束,浙江科技學院考生輕松走出考場
浙江科技學院:
主打“國際化”特色 考題偏向專業化
今年,浙江科技學院面向省內計劃招生123名,招生專業包括國際交流類、綜合類、建筑類、藝術類。通過審核共有340人進入面試。
浙江科技學院招生處處長楊志祥說,浙江科技學院“三位一體”招生主打“國際化”特色,積極構建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所以希望考生有好的語言學習能力。“我們特別青睞英語方面有特長的考生。”楊志祥說。
來自溫州的考生小盛報考的是浙江科技學院建筑類專業,剛走出考場的小盛顯得比較輕松。小盛說,考官問的問題比較偏向專業化。“假如你在農村,給你300平方米的地,蓋兩層樓,你估計要多少錢”、“你家有多大?你覺得家里的建筑有哪些缺陷”、“家鄉的建筑和杭州的建筑對比一下你覺得有哪些不同”等與建筑有關的問題都出現在考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