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如果要出現一兩家巨頭的話,品牌就是門檻。”
高考改革帶來的新機會,會是這批服務高考產品的春天嗎?
進入 2017年后,高考改革方案將在全國大多數省市正式開始實施,和多年來實行的“3+X”考法不同,改革后的高考將成績由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 3個科目的成績組成,考試不分文理科,其中英語考試變成“一年兩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計入高三成績,也就是說,學生從高一起就可參加全國社會化的統考了。
高考改革直接影響了大學錄取,老師、家長、學生一時間都懵了,在一個全新的制度下,要如何更科學地報考呢?其實,針對高考提供志愿查詢、報考輔導相關的產品一直都有,比如A股公司全通教育旗下的智高考、新三板公司贏鼎教育(據媒體公開報道,贏鼎的年凈利過億)、新聞門戶新浪教育、好未來收購的高考派,以及 36氪曾經報道過的高考圈、完美志愿都在做相關的事情。
新浪教育曾經統計過這個市場,大部分費用都是專家咨詢產生的,規模在百億級別。以前各個省市的教育局都會負責相關工作,加上業內普遍認為的“2014年開始的小風口、2017年到來的大風口”,報考輔導型的產品越來越多,加上不同的地域屬性,這個市場一直都非常分散。
但是這類產品的大邏輯都是一樣的:用基礎的查詢功能(比如歷年分數線、同位同分的考生去向)做流量入口,最后一步步做付費轉化。凱秋教育旗下的高三俱樂部也針對這塊市場,創始人何廣浩向 36氪表示,產品之所以叫“俱樂部”,是想通過社群的方式運營,滲入到高考前的生涯輔導、知名學府游學和考后的學霸大講堂中,讓產品的延續性更強一些。
既然高考制度的改革影響到高校招生,而且各省市的教育局、高中也會做一些宣講,能不能繞開已經相對擁擠的 C端,直接做一個 to B的產品呢?何廣浩表示,做大學的意義并不大,因為整個錄取系統(比如每個專業的招生人數)都是相對固定的,付費點太弱;而面向高中又涉及政策因素,現在和學校還是簡單的合作關系。
目前凱秋教育正在布局廣州和成都兩個市場,和華南理工大學有固定的合作(主要用于生涯規劃、學霸大講堂等產品),另外和廣東第一梯隊的三所學校(華師附中、省實驗和執信中學)建立了合作,開始免費進校宣講,每場 400人左右。何廣浩介紹,和其它產品不同,高考宣講帶來的轉化率相對比較高,一般都在20%以上,在拿下廣州、成都以后,凱秋教育的市場將放在山東、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上。
高考改革帶來的新機會,會是這批服務高考產品的春天嗎?
產品方面,高三俱樂部有通用版和定制版兩種。通用版包括了院校介紹、院校及各個專業歷年的錄取數據、特定大學特定專業的畢業薪水情況,以及 MBTI和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每個售價 398元,而專業定制版主要提供一對一專人輔導,以及上面提到俱樂部服務。
但是何廣浩也坦言,做 to C市場的壁壘性不強,咨詢規劃師的準入門檻也比較低,更廣闊的市場還是要靠會銷、招商和渠道去鋪開的,行業如果要出現一兩家巨頭的話,品牌就是門檻。目前凱秋教育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渠道資源,同時拿到了個人的 160萬元種子輪融資,團隊全部來自華南理工大學,CEO何廣浩曾有 4年互聯網創業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