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省由于推進新高考政策的進度不同,所以各省志愿填報的學校和專業數量上的情況不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專科志愿填報的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以下是部分省份的專科志愿填報學校數量情況:
a.新高考省份
遼寧省:高職(專科)批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設置60個“專業+學校”志愿。
福建省:高職(專科)批設常規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規志愿設4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設20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專業志愿。
廣西:高職高專普通批按首選科目實行平行志愿模式,設置4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重慶市:高職專科批設置96個專業平行志愿。
海南省:專科批設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湖北省:在高職高專普通批平行志愿中,考生可填報不超過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湖南省:高職專科批設30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
吉林省:高職(專科)批設40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
江西省:高職(專科)批次設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
b.傳統高考省份
四川省:專科批設置9個平行的第一志愿,每個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和專業調劑選項。
陜西省:高職(專科)批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設置8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
青海省:普通專科批次實行平行志愿,設置12個院校志愿。
新疆:高職(專科)批次設置一個志愿組9個平行志愿。
云南省:高職(專科)批設置10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院校調劑”標志。
河南省:可填6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5個專業。
黑龍江省:可填10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6個專業。
西藏:可填10個學校,每個學校可填4個專業。

1.合理設置志愿梯度:在專科志愿填報里,合理設置志愿梯度極為關鍵。志愿梯度分 “沖”“穩”“保” 三層。“沖” 的志愿指選分數線略高于自身成績的學校,填報時可大膽嘗試但不能盲目,數量占總志愿數20%-30%。“穩” 的志愿是選分數線與成績相當或略低的學校,錄取概率較高,占比40%-50%。“保” 的志愿要選分數線明顯低于成績的學校,以防滑檔,占比30%-40%。比如某考生能填9個專科志愿,按比例可安排2-3個 “沖”、3-4個 “穩”、3-4個 “保” 的志愿。如此設置志愿梯度,能讓考生沖擊理想院校,也能保證不同層次都有合適學校可選,提升錄取成功率。
2.結合自身情況篩選學校,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興趣愛好:興趣是學習最大動力,篩選專科學校時,考生應優先考慮自身興趣愛好。如對計算機技術有熱情,就選以計算機專業為特色的學校,這類學校在教學資源、師資等方面有優勢,利于學習。
職業規劃:明確職業規劃是選專科學校的重要依據。若想從事護理行業,就要重點關注護理專業實力強、就業前景好的學校,了解其合作醫院及畢業生就業情況,判斷是否符合自身職業發展需求。
成績水平:考生成績是選學校的關鍵。要依據高考成績和位次,參考各學校歷年錄取分數線和位次篩選可被錄取的學校。成績好的考生可選擇實力強、分數線高的專科學校;成績較低的考生要注重選擇錄取概率大的學校,確保能順利入學。

如果選擇省內,在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上會比較適應,離家近也便于在節假日回家或者家人探望,而且省內院校在本地的認可度可能相對較高,就業時或許能利用本地的人脈資源。同時,對省內院校的了解可能會更多,包括學校的教學質量、專業特色等信息收集起來也更方便。當然,選擇省外也有諸多好處。能夠拓寬視野,體驗不同地區的文化、風俗,有助于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有些省外的特定地區可能在專科專業對應的行業發展得很好,比如某些沿海城市的航海類專科專業或者制造業發達地區的機械制造相關專科專業,這些地區的院校可能會因為產業聚集效應而提供更好的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總之,專科生報志愿省內省外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個人的適應能力、職業規劃、家庭因素等諸多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