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一些二本大學面臨著年年招不滿的尷尬局面,很多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好高騖遠都考慮比自己分數高很多的學校,這導致很多人的志愿都沒有被錄取,很多學生招不到足額的學生。那么是哪些學生年年招不滿人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年年招不滿的二本還是有不少,由于篇幅原因小編這里給大家列舉了一些這樣的院校,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院校官網做詳細的了解:
| 序號 | 學校名稱 |
| 1 | 長沙醫學院 |
| 2 | 沈陽工學院 |
| 3 | 南昌理工學院 |
| 4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 5 | 甘肅農業大學 |
| 6 | 天津美術學院 |
| 7 | 塔里木大學 |
| 8 | 沈陽師范大學 |
| 9 | 成都師范學院 |
| 10 | 蘇州城市學院 |
| 11 | 河南城建學院 |
| 12 | 宜賓學院 |
| 13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 14 | 河北科技學院 |
| 15 | 天津理工大學 |

1.考生更加注重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個人興趣,傾向于選擇與職業規劃相符的專業,而非僅追求名校光環。不愿輕易接受調劑安排,寧愿放棄提前批錄取機會;部分考生及家長對提前批招生政策缺乏深入了解,導致錯過報考機會;民辦本科院校學費高昂,對家庭經濟條件構成負擔,影響報考意愿。
2.一些學校位于偏遠或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影響知名度和報考意愿;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或開設門檻低、就業前景暗淡的專業,導致報考意愿低;社會學歷歧視現象存在,民辦本科院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處于劣勢,影響報考意愿。

1.招生不足直接導致學校經費緊張,影響教學質量提升、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條件改善等方面,形成惡性循環。
2.招生不滿往往被視為學校實力不足或教學質量不高的信號,這會嚴重損害學校的形象和聲譽。隨著口碑的下滑,未來的招生工作將變得更加困難,形成惡性循環。同時,低迷的招生情況也可能影響學校與企業、政府等外部機構的合作,也可能減少學生實習和就業的機會。
年年招不滿的學校雖然多,但是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學校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