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低分的公辦本科" />
本科大學想必是每個高考生都想考上的大學。但是,考上一所本科大學難度并不小,分數線就能卡住很大一部分人,更何況還有眾多的考生競爭。但是,就算是分數比較低,很多考生也不甘心落榜,也都愿意報考本科大學試一試,看看是否能被錄取。但是,錄取不是碰運氣,需要考生根據自己的分數來判斷哪所大學錄取的幾率比較高。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所廣東省的低分本科大學,看看是否有適合你的。
廣東最低分的公辦本科
一、低分本科-廣州航海學院
1.學校簡介
廣州航海學院創辦于1964年,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廣東省“文明校園”單位,廣東省“沖補強”計劃“強特色”建設高校,廣東省基層人民武裝部建設省級試點單位,連續六年榮獲廣東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學院校園面積68萬多平方米,現有兩個校區,其中黃埔校區毗鄰聞名世界的黃埔軍校,琶洲校區坐落于廣州黃埔古港。學院現有教職工854人,其中專任教師610人。專任教師中,副高以上職稱222人,占專任教師36.39%。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49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1.31%。“雙師型”教師237名,占專任教師的38.85%。學校現有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評審組專家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南粵優秀教師”6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7人,省級“師德先進個人”1人,教師中有兩位高級船長受中央軍委和交通部委派先后3次擔任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船長。
2.專業建設
學院設有海運學院、輪機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港口與航運管理學院、航務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開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船舶電子電氣工程、交通運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通信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海事管理、郵輪工程與管理等32個本科專業(其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交通運輸”3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有校內實驗室123個,含校內實習工廠和設備完善的水上訓練中心各1個,校外實踐基地88個,與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實習船4艘,擁有“廣航1號”教學游艇1艘。學院擁有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協同育人平臺,3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4個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建成國際海事組織(IMO)示范課1門,省級一流、精品課程等20門。
二、低分本科-嶺南師范學院
1.學校簡介
嶺南師范學院(原湛江師范學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師范教育歷史的廣東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美麗港城湛江市。學校前身雷陽中學堂,1904年始設師范科,1935年成立廣東省立雷州師范學校,1978年更名為雷州師范專科學校,1991年升格更名為湛江師范學院,2014年更名為嶺南師范學院。校園占地面積2569畝(寸金校區1009畝,正在規劃建設的湖光校區1560畝),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現有教職員工1700余人,其中“雙聘院士”2名,“長江學者”1名,“珠江學者”1名,高級職稱教師600多名,博士學位教師500多名,雙師雙能型教師740多名。151人入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126人被聘為兄弟院校碩士和博士生導師,62人獲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和南粵優秀教師等稱號;48人被遴選為廣東省“揚帆計劃”人才;9人被遴選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30人被評為省級“強師工程”資助對象。聘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2.專業建設
學校設有29個(含8個掛靠)二級學院,建有省級重點學科6個(教育學、化學、課程與教學論、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漢語言文字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省“沖補強”重點建設學科3個(教育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現有本科專業73個(其中師范類專業32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師范專業涵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形成了門類齊全、培養培訓一體化的完備的教師教育體系。2個專業(漢語言文學和化學)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專業認證,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漢語言文學和化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漢語言文學和小學教育)、省級特色(重點)專業1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10門。
三、低分本科-肇慶學院
1.學校簡介
肇慶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本科院校,創建于1970年,位于廣東省珠三角城市肇慶。學校獲得過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高校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無煙單位、肇慶市森林學校等稱號。學校有主校區和星湖校區兩個校園,總占地面積1200多畝。學校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逾3億元,紙質藏書181萬冊,電子圖書108萬種,電子期刊近3.3萬冊,中外文獻數據庫33個。現有教職工17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多人,高級職稱500多人,具有博士學位400多人,雙聘院士1人,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受聘擔任學校的教學、科研職務。學校重視“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近年來選送近300名教師到企業、行業接受培訓、掛職和實踐鍛煉,提高了教師的應用能力。
2.專業建設
學校擁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大力推進省市共建學科建設和“沖補強”提升計劃,設有省級特色重點學科2個、省級優勢重點學科1個、重點培育學科1個、重點扶持學科1個,“沖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市共建重點學科1個,市重點學科3個,機械工程學科為珠江學者崗位學科。按照“做優新師范、做強新工科、提升新文科、發展新農科”的建設思路,學校設立了73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13個,省級以上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9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通過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5個,漢語言文學專業通過第二級師范類專業認證,化學專業已完成第二級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入校考查工作。2021年10月正式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獲批教育、電子信息、藝術三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