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診教育》2014年終策劃 進入專題
2014年教育界改革動作頻頻,從高考政策落地到在線教育引爆互聯網;從本科轉型駛入快車道到培訓機構出現倒閉潮;從出國留學低齡化到就近入學政策出爐;從“紅七條”出臺到教師輪崗制度常態化;從在職碩士統考取消到全國上下掀起國學熱;2014年教育改革可謂“馬力十足”。這不僅是教育界的狂歡,更是數以百計家庭的期待,整個教育界出現“教育新常態”,讓莘莘學子感受到了公平和公正。這些教育改革政策究竟怎樣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些教育政策的背后又有決策者怎樣的教育考量?鳳凰教育將為你梳理這些政策背后的故事。
【高考改革政策出爐】有人說2014年是高考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的年份。浙江和上海作為高考改革先行者,兩地均提出了3+3的高考模式,即語數外必考科目外,考生還可在6至7個科目中選擇3門考試,高考改革的面紗終于揭開。不過,從最終公布的版本看,一些民間呼聲在這次改革中得到了正面回應,盡管留有余地,但畢竟開了口子。
【在線教育高燒難退】在線教育行業在2014年可謂“搶盡了風頭”。業內大佬及各資本大鱷紛紛“跑馬圈地”,幾乎每周都有項目融資、新產品、新玩家、新玩法進入在線教育行業。其中,有新東方、好未來、淘寶同學這樣的教育產業和互聯網巨頭,也有YY、網龍、萬達、科大訊飛這樣的跨界大玩家。
【本科轉型再提速】在2014年本科教育轉型步入“快車道”,目標也更加明確。但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十多年前擴招之下的院校升級有些冒進,這次院校轉型調整必須吸取上輪改革時的沖動教訓,穩中求進。值得欣慰的是,輿論對“地方院校轉型高職”的調整大多保有樂觀期待,畢竟,建設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從眼下的現實來看,最起碼能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從長遠來看,更有助于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
【培訓機構冰火兩重天】2014年的培訓機構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國的培訓機構是從公辦高校的剩余教育資源轉化延伸出來的。經過近15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多種辦學主體的市場格局,主要包括各級各類學校辦的培訓班、行業企業的培訓中心和行業協會的培訓中心等。面對發展如此迅速的培訓機構,“亂象叢生”在某種意義上似乎成了必然現象。在市場激烈競爭后,培訓機構經歷了從新洗牌,有的成功登陸A股,有的則是走向了“死亡”。
【留學“回國潮”再現】2014年我國留學事業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其中我國正迎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回國潮成為最大亮點,僅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就達27.29萬人。截至2012年底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到264萬人,留學回國人員則有109萬人。“現在的人才引進還缺少‘載體’,引進的人才往往與行政級別掛鉤,容易導致按照行政級別高低分配科研資源,沒有行政級別很可能拿不到資源,難以做到公平競爭。”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
【就近入學政策落地】2014年這次戶籍制度改革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僅只是戶籍的改革,更多的是戶籍背后的福利資源的重新再分配。對義務教育而言,應該以此為良機,逐步實行按各省(市、自治區)實際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的總人數的多寡,來統一劃撥義務教育經費。并且,如果還能再進一步改革的話,可以實行所有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均有一筆固定的國家人均義務教育經費;到公立學校上學,這筆經費則撥發給學校所在地,由當地政府統一分配給學校;到私立學校上學,則由民辦學校向當地政府申請撥發。
【“紅七條”出臺】2014年師德問題十分突出,習近平在北師大第三十個教師節對教師提出來“四有”好教師,這也從另個側面反映出我國師德問題比較突出。對高校的師德問題,過去放得太松了,現在抓緊一下,很有必要。故而,教育部發布高校師德“紅七條”,正當其時,而且,配套“紅七條”,還將建立懲罰和問責機制,一方面,給“紅七條”通上高壓電,對違反“紅七條”的教師嚴懲不貸;另一方面,對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監管不力、拒不處分、拖延處分或推諉隱瞞,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給高校負責人也套上了“緊箍咒”。
【教師輪崗常態化】2014年教師輪崗制度成為了“教育新常態”。從發達國家推行義務教育教師輪換的經驗看,鄉村學校教師的待遇往往要高于城市學校教師的待遇。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些發達國家,義務教育教師是國家公務員,教師在享有公務員權利、待遇的同時,也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但就是如此,對于教師的輪換,也不會單純強調義務和奉獻,而會從教師職業本身建設的角度,增加鄉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除了薪酬待遇更高,鄉村教師獲得的晉升空間也比城市學校教師大。
【在職教育改革出臺】2014年在職教育改革“有力有度”推進,設置了兩年的過渡期,充分考慮了在職考試的特點。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改革將分兩步進行。第一階段為過渡期,2014、201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仍繼續組織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獨立開展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工作。第二階段,從2016年起,不再組織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
【傳統文化進教材】2014年從國家領導人到小學生都對國學“情有獨鐘”,在國內外掀起了一股國學熱。國學熱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外部和內部雙輪驅動,外部國家層面的推進和內部國學自身散發的文化魅力和底蘊。國學教育在高學段中不斷延伸的同時,很多低齡孩子也開始接觸國學教育。不久前,作為教育部“十二五”課題,國內首套幼兒園傳統文化實驗教材完成,并計劃在明年進行較大范圍試點推廣。國學教育已經形成了學前教育到中小學的標準化體系。
2014年的教育改革已經接近尾聲,但沒有結束,教育改革仍在循序漸漸的推進,致使中國的教育出現了新氣象,感受到教育帶給人向上力量。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中國的教育事業將會發展的更好,讓無力者更加有力,讓悲觀者能夠前行,無論教育改革之路有多遠,只要我們不放棄,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方向努力,我相信教育對人類的促進作用會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