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中國青年報】多面角色一樣精彩——記北京化工大學學生黨員姜亞楠事跡
發布日期:2015-06-15 15:33:56
(《 中國青年報 》( 2015年06月15日12 版))
在中國,很多學生把高考定為自己馬拉松式的學習之旅的終點,所以,當他們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就松懈下來。有的人上課玩手機、下課打游戲,過著考試60分大吉的日子。也有人不愿停下前進的腳步,充分利用大學時光,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的養分,嘗試多種角色,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英語專業的姜亞楠便是這樣一個敢于挖掘自己多面潛能,將大學生涯過得豐富多彩的人。
“大學3年平均GPA3.95”“穩坐綜合成績專業第一寶座”,姜亞楠的成績擔得起學霸這個稱號。
姜亞楠在學習方面確實有竅門。
高中階段她就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一遍遍地背誦牛津字典讓她的詞匯量大增。但是到了大學,不僅僅需要掌握課文還需要閱讀英文文學作品、詩集、哲理性的文章,并且對聽力和口語的要求更高。姜亞楠很快找到了方法:堅持用BBC和CNN的新聞報道來練習自己的聽力,且不間斷地寫作英語周記來提高寫作能力。為了鍛煉口譯能力,姜亞楠會反復聽某段英語原文并爭取完整復述出來,這是對英語能力、記憶力、反應力的綜合考驗。從剛開始半分鐘都難以復述的抓狂到現在可以譯出4分鐘左右的原文且準確率超過80%的從容,背后的付出她自己最明白。“所有的成績都是日復一日慢慢累積起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我只是比別人每天多堅持了一點點。”姜亞楠說。
在選修歐美文化研究這門課的時候,姜亞楠對世界名著《呼嘯山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她萌生了將所思所感沉淀成一篇論文的想法。“我將薄薄4頁的論文交給老師修改后,居然收到了60余頁的修改意見。整個寒假我都泡在圖書館修改論文。”功夫不負有心人,姜亞楠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所作的《論“呼嘯山莊模式”的密閉空間敘事》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名作欣賞》上,并被列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她申報的大學生創新項目“中外經典文學作品中密閉空間模式比較研究”被選為校級重點項目,下一步準備申請成為國家項目。
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姜亞楠還連續兩年擔任英語戲劇節的導演。從劇本改寫、人物選定到排練場地租借的一系列工作都能一肩挑。姜亞楠絲毫不掩飾自己對于戲劇的喜愛,“如果條件允許,我沒準會選擇戲劇專業呢。”她所帶領的團隊獲得了“最佳劇目獎”“最佳語言質量獎”,她自己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姜亞楠對自己的專業非常專注,但是,在專業以外,她追求的是盡可能多樣。
姜亞楠選擇加入學校學生新聞中心的記者團,因為,她知道記者可以更多接觸不同的人與事。
在參加記者團期間,姜亞楠觀察到校園周邊總是有很多小攤販,這些路邊攤不僅存在衛生隱患更影響道路交通。在與攤販交談中得知,他們也是為生計所迫,不得已才做起了路邊攤。即使在寒風刺骨的北京冬夜,只有稀稀落落數位顧客,他們也會守到凌晨一兩點才收攤。被這件事情觸動,姜亞楠寫了一篇深度報道。
善于思考、敢想敢做且擁有優異英文水平的姜亞楠在今年1月被推薦到“2015年中國金融文化貿易論壇”上擔任外事助理,她的任務是聯系大使館,邀請大使出席論壇。“但是剛開始我并沒有相關的資源和聯系方式,只能從網絡上尋找突破口。”姜亞楠回憶當時的過程,“從網上找出有效的聯系方式之后,幾乎每天我都要給各大使館打許多電話,第一天被拒絕了就第二天接著打,再不行就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就在姜亞楠一籌莫展的時候轉機出現了,印度使館舉辦了一個晚宴,姜亞楠正好有機會出席,同時許多國家的大使、公使、參贊也受邀參加晚宴,這正是一個絕佳的時機。“晚宴時大家相互交談并交換名片,我也與其他來賓交換了名片,一共有幾十張,其中恰好就有智利大使的名片。”抓住這次機會,姜亞楠向智利大使介紹了論壇的情況并邀請大使參加。之后她也聯絡了埃及、摩洛哥等國的大使館,最終在她的努力之下,成功地邀請到了多位大使、公使和專家。
不論是校內校外哪種角色,姜亞楠都全力以赴,因為,在她看來,收獲與成長是青春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