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個部門正式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新文科概念正式進入大眾視野,相較于新文科,新農科、新醫科、新工科的概念大眾了解的更早,也更早受益。
那么新文科什么?與現在我們熟知的文科概念區別在哪里?新在哪里?這可能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一個方面。
新文科的“新”當然是相較于過去的“舊”而言,對于現在的文科專業來說,仍有很多方面的局限性,比如說各個專業之間的開放性不高,交叉領域小,各個專業之間仍封閉,久而久之,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相互隔離越來越重,最后造成了互不往來的局面。
新文科旨在打破這一現象,在時代的轉折時期,完美的追上腳步。更多的高校教師建議,新文科更應該與現在的互聯網技術聯合起來,重塑思維體系,同時通過現在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更加便利、迅速、快捷的獲得知識。教育部最新文科整改:各項福利惠及,今年的文科生有福了。
那么對于將來的文科生來說,我們最直觀的肯定是要咨詢,新文科相比于舊文科,更有優勢的地方在哪里?
不再專注于固定方向,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更加注重科研,反而忽視了我們研究的最本質問題。“從培養人才的角度講,新文科至少意味著教學方法的改革。”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韓經太表示,對于文學素養,最本質的性情養成本身,反而我們一直在忽略。把創造力的培養單純的認為是知識的累積,這并不是一所高校這么認為。在我國,大部分高校,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都認為:知識累積=創造力,好像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突然爆發。
但是新文科概念只是剛剛提出,對于早已成熟的新農科、新工科等,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缺失的地方,大規模、實質性建設并未完全落地。將來的文科生也不能立刻享受改革成果,仍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探索。曹勝高坦言:“新文科能否做得好,關鍵看教師”。要增強文科師資隊伍建設,培訓一大批新觀念教師,但是文科生也作為將來改革的一份子,同樣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參與建設這一新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