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24:00
提問人:學生/家長 | 分類:高校招生問答 | 瀏覽:次
2013-06-06 15:22:36專業優勢怎樣轉化為就業優勢?
回復人:王老師 回復時間:
熱門專業≠就業前景
通常情況下,考生和家長報志愿時會首先把目光盯向熱門專業,因為這些專業都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好找工作”且“薪水較高”的。
小盛現在在北京一所不太著名的大學學習市場營銷,快畢業了但是工作的事情卻絲毫沒有著落。小盛從小喜歡畫畫,初中畢業的時候就想報個與美術相關的職業高中,怎奈家人不同意。小盛的媽媽身體不好早就辦理了病退,爸爸也已經下崗,雖然家里經濟條件不怎么好,小盛的父母卻很好強,希望女兒能考上大學,為一家人揚眉吐氣。本著這樣的想法,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一家人希望小盛能學一門將來“好找工作,掙錢多”的專業。看著身邊不少年輕人都在做銷售,小盛一家就選擇了市場營銷這個專業。
但是,小盛進入大學后才發現,現在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學校多如牛毛,雖然各個行業都需要市場銷售人員,但是,“真正緊缺的是高端人才,我們這樣的人太多了”。
多個版本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都顯示,一些熱門專業由于報考的人數多,再加上學校的培養與行業的需求脫節,已經成了就業“困難戶”,比如,法律、會計、計算機、物流、新聞等。
優勢專業=就業優勢
既然不能一味追求熱門專業,那么考生和家長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不少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專業在相關領域內形成相對優勢,對于大多數不能擠入北大清華這類頂尖名校的考生來說,報考這些學校的優勢專業不失為明智選擇。
“好專業并非僅指熱門專業,一所學校學科實力強勁的專業和特色專業都是好專業。重點高校中有好專業,地方高校中也有好專業。”畢業于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專業的小靜說。
幾年前小靜高考發揮失常,與理想的名牌大學失之交臂,最后選擇了上海海事大學。但4年下來,小靜并不后悔當初的決定。“我學的是這里的特色專業,很多人覺得這個專業就業面太窄,所以報考的人不多。其實這個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好。”
在中國數千所大學中,有不少在行業領域內出類拔萃的高校,或是專業開設時間久,學術沉淀深厚;或者原本是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或部委所屬的高校,全國僅此一家。選擇這些高校或專業無疑“性價比很高”。
比如,新中國創辦最早的財經院校——中央財經大學,不屬于“985”高校,但是進入了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和“中國財金黃埔”。
河海大學的名氣比不上北大、清華,但其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兩學科綜合實力卻處于全國領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學科總體實力最強,水利及支撐學科人才梯隊的綜合實力處于國內一流地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這兩個專業全國排名第一。
西南交通大學擁有在世界交通領域有著重大影響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004年,在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列全國榜首。
再比如有“印刷界的黃埔軍校”之稱的北京印刷學院,雖然名氣不大,但專業的稀缺和社會急需,使它在業內已經成為一塊金字招牌。北印的印刷系與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包裝工程學院、武漢大學印刷系(原武漢測繪大學印刷系)并稱中國資格最老的、教學水平最高的印刷行業人才培養高地,屬于高校印刷專業的第一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