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24:00
提問人:學生/家長 | 分類:高校招生問答 | 瀏覽:次
2013-05-21 15:24:48高考報什么專業比較好?
回復人:王老師 回復時間:
[高考志愿填報:選擇什么專業更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高考志愿填報:選擇什么專業更好。"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流行語。
現在這個流行語變了--學好數理化,所有考試都不怕;而考試過后,快速丟掉數理化。
據中國青年報日前的調查,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浪潮中,亟需大量工程科技人員參與建設和科研。然而,目前的實際狀況卻是--大量拔尖學生不再"投身"艱苦的水利水電、測繪地礦等工科專業,而是涌向金融、銀行、法律等"有名有利"的熱門行業,爭當光鮮亮麗的"白領"、"金領"。
在今日的大學校園,"一流學生學財經(最熱是金融),二流學生學高科技(如計算機),三流學生學(傳統)工科",早已不是新聞。對于這種現象,有人認為是學生的觀念有偏差,選擇過于功利,對此,我不敢茍同。
首先,選擇什么專業,現在很少有同學根據自身興趣;也很少有同學根據某所學校的學科專業實力;而是根據就業情況,哪個專業就業好、就業工作環境好、薪酬待遇高,就選擇哪個專業。一流學生學財經,二流學生學高科技,是這種選擇的結果。
為什么同學們沒有興趣?這是拜基礎教育所賜,在應試教育體系下,很多學生的個性、興趣被扼殺,只要求學好語數外,獲得高考的高分,于是高考填報志愿時,大多是用考分對應學校、選擇專業。據媒體報道,我國招收高考狀元概率最高的院系之一,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考報考指南《高考志愿填報:選擇什么專業更好》(http://www.unjs.com)。清華的狀元至少占全國的一半,其中又有1/3至1/2選擇經管。這意味著每6名狀元,至少就有1人在這個學院。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填寫志愿第一步,用分數對應高校,狀元很多選清華或北大;第二步選專業,高分自然選擇熱門的、往年錄取分數高的專業。
為什么大學最有特色,最具實力的專業,不受歡迎?除了這些專業中有不少是屬于傳統產業,工作條件艱苦,工資待遇也不一定高之外,這些學科專業在大學里也不受待見。原因很簡單,其一,不如經管之類的專業辦MBA班、EMBA班那樣來錢快,其二,這些專業,尤其是其中的基礎學科,有一段時間,就業情況遠不如經管、電信,在追求就業率的宏智下,有的專業甚至一度徘徊在生死線上,談何吸引優秀學生?
就基礎教育的現狀與高校追求就業率的就業工作導向看,上述情況沒有絲毫轉變,反而有所加速,"逃離工科",就這樣不僅成了學生的選擇,也是學校的辦學趨勢。
這是學生"現實"的選擇,但絕非"理智"的選擇。單從就業看,這幾年來,就業的冷熱門已經悄然轉變,那些被冷落的理工科專業,由于學校招得少,社會需求卻增多,開始慢慢走俏,而那些學生追捧、學校厚愛的專業--也就是大幅擴招、大把收學生銀子的專業,就業形勢卻越來越嚴峻。這就是當下所謂的"熱門專業冷就業",教育數據公司麥可思發布的《2009年北京市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北京市200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失業或離職量最多的10個專業,占本科失業量的44.0%,位居前五大專業的依次是: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其他地方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與此相似。
姑且拋開興趣--在當前的應試教育下,要讓同學們有明確的專業興趣,實在太難了--就從現實出發,為今后的飯碗,不要在盲目追逐所謂的熱門,也有必要重新認識理工科。其實,從供需關系看,只有人才供給少于社會需求的專業,才是熱門,以此標準衡量,當前考生們追逐的熱門,早已成了冷門。這實在應該引起考生們的高度警惕。 專業無所謂好壞,只要考生感興趣,符合自己的個性特點,能夠發揮其所長的專業,就是適合考生的好專業,高考志愿填報:選擇專業應考慮哪些因素。如果單從就業的角度去選擇專業,學習動力和工作熱情就不會很高,也很難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考生選擇的專業要盡可能體現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如魚得水,不僅學習過程較為輕松,還有利于以后的職業發展。相反,則可能導致因為對所選專業沒有興趣,學起來不認真,半路輟學或者即使勉強畢業,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上也是表現平平。例如,對數字不"感冒"的考生如果選擇了會計、金融等對數學要求較高的專業,學習過程可能就比較吃力,畢業后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意愿也不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論考生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選擇了什么專業,只要學好了,都是有前途的。其實各行都缺人才,但不缺人力。有些媒體公布了一些薪酬誘人的職業,比如同聲傳譯、保險精算師。選擇專業不能只盯著這些職業光鮮的薪水,要理性了解這些職業的另一面。就同聲傳譯來說,雖然學習外語專業的學生很多,但是否能達到同聲傳譯的水平,不僅要靠考生的天分,更多的是持久的實踐和積累。對于精算師,要求就更高,一個業務覆蓋全國范圍的保險公司,可能公司總部只需要幾位精算師就夠了,高考報考指南《高考志愿填報:選擇專業應考慮哪些因素》(http://www.unjs.com)。
是否應該關注受鼓勵的專業?
對于許多"熱門"學校、"熱門"專業,像前兩年的經濟和計算機類,的確是這樣一種情況 ,報考人數非常多,招生人數有限,便造成了許多考生落榜。同時,有許多學校、專業,每年招生人數較多,報考人數卻非常少。過去如農業、林業、水利、地質、礦 業、石油和師范類便屬于這種情況,縱觀歷史,橫看世界,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不僅僅需要某幾個專業的人才,她需要的是各個方面,各個專業有用的人才。我們國家的發展,需要的不是一行一業的狀元,而是各行各業, 三百六十行的狀元。(農業、林業、地質、礦業、水利、石油、師范,每一類專業的人才對 于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國家大力鼓勵廣大考生踴躍報考這幾類學校,這類學校師資較好,考生上線率高,錄取容易。建議踴躍地報考受鼓勵的學校和專業。
"熱門專業"一般指哪些專業?
招生中的"熱門專業"并不是某個專業實力高低的劃分,"熱"或"冷"只取決于填報的人數,不是專業好壞之分。
近三年來本科畢業生人數排在前10位的專業幾乎未發生變化,依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英語、臨床醫學、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市場營銷。
理性地看待專業的冷與熱
要著眼長遠,不要僅憑目前某些專業受當時特殊經濟社會環境影響而放棄填報。更不要趕時髦選擇目前"大家都說還不錯"的專業,因為今天的熱門專業可能就是4年后的冷門專業,反過來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