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為爭取盲人公平考試的權利,河南知名視障公益人士王瑞10月14號在教育部外表演行為藝術,呼吁教育部門依法為準備參加今年高考[微博]的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試卷或電子試卷。今天是國際盲人節,考場何時能為他們打開大門?
河南新鄉的王瑞已經多次希望通過行為藝術,能為殘疾人爭取到平等的高考權利,患有眼疾的她對高考充滿渴望,她說,普通高考不能提供盲文試卷,盲人也因此失去了平等考試的機會,這對全國1700多萬盲人來說并不公平。
王瑞:因為不能平等的參與普通高考,直接把我們排斥在外,我們不得不選擇按摩行業,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就業,失去了競爭的機會。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按照法律,向視障者盡快打開高考之門,提供合理便利,包括盲文試卷、電子試卷。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實行的是盲人高等特殊教育制度。這種制度限定國內的幾所大學可以通過自主命題、組織考試的形式,招收盲人,而每年6月的普通高考并未給盲人打開大門。公益人士謝斌認為,這使盲人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局限。
謝斌:現在的單考單招,其實只是國內大概十幾所大學可以招視障人,但它招考的專業有很嚴格的限制。除了上海之外,基本上專業就限制在按摩、音樂兩類,它會導致視障人不能融入普通社會生活,發展會受到很大的局限。
自去年以來,山東、浙江等地相繼有盲人高中或中專畢業生申請以盲文試卷或電子試卷形式參加普通高考,但均遭到了教育考試主管部門的拒絕。
然而,我國2008年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條第四款明確規定:國家舉辦的各類升學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任職考試,有盲人參加的,應當為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鄭州知名公益律師黃銳介紹,雖然我國對高考提供盲文試卷早已立法,去年國務院頒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也重申了這一規定。但現實中,執行效果并不理想。
黃銳:主要問題不在于考試,它涉及到我國教育制度,我國實行的是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分離化的教育制度,而且這種教育制度導致我們的圈子跟他們的圈子不融合。
今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談到殘疾人教育這一話題時,特別提到,未來將下大力氣讓每一個殘疾人都能接受適合的教育。
袁貴仁:目前,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要樹立“全納教育”觀念,讓更多的殘疾孩子能夠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讓每一個殘疾人都能接受適合的教育,我們還需要下大力氣予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