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做客2015上海“民生訪談”。4月、5月正是本市幼兒園、小學、初中報名時段,今年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改革力 度較大,蘇明在訪談中明確表示,上海義務教育階段不存在所謂“入學難”問題。很多人所說的“入學難”其實是一種“過度擇校難”。對絕大多數家長來說,沒必 要“舍近求遠”。
上海義務教育階段不存在“入學難”
今年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除首次使用全市統一網上報名平臺外,還在前幾年試點基礎上,全面推行上海戶籍人口人戶分離登記入學政策。
蘇明介紹,截至目前,報名系統使用情況平穩。近年來,上海通過促進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推行學區化和集團化辦學等系列措施,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 展,但客觀上仍然存在非理性、盲目性的“擇校”行為,不僅影響入學公平,也給各區縣準確預測適齡兒童入學數量、有效統籌基礎教育資源造成不小干擾。“啟用 這個報名系統,目的是保證入學機會公開透明,更好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杜絕因信息不對稱給予房產中介的炒作機會,緩解家長入學焦 慮。”
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上海在園兒童數量迅速攀升。截至去年底,在園幼兒50.29萬人,這個波峰將會逐步傳導到小學、初 中、高中階段。為應對高峰,上海教育部門持續加大學前教育資源建設力度,5年來,全市新增幼兒園351所(總數已達1462所),增量部分絕大多數來自郊 區和人口導入地區。
2013年,靜安區率先實行“一個門牌號一居住戶,五年內只接收一學生”(雙胞胎、單獨二孩例外)政策,隨后,虹 口、閘北、寶山等區也先后實行。前兩年執行效果看,這項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產中介機構對部分“熱門”公辦小學相應區域非理性房價炒作,促進就近入學 公平、公正。
“上海義務教育階段不存在所謂‘入學難’問題,對于上海戶籍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在蘇明看來,目前上海義務教育學校的教育質量是有保證的,希望家長能理性看待入學問題,就讀適合孩子的學校,既方便家長接送,也有利于孩子健康發展。
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近期啟用
實施新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和構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這次高考改革的兩個重要配套措施,也是高考招生“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一高考成 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的重要內容。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上海市普 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兩個文件,蘇明透露,目前已按程序向教育部報備,等到獲得批準后,會及時公布實施。
在去年市政府公布的上海高考改革總體方案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核心內容都已明確。蘇明說,即將頒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主要是對操作實踐中的細節和環節做系統設計,比如考試對象、考試次數、考試成績有效期、考試成績應用、考試費用等。
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打破單一分數評價標準,評什么?怎么評?誰來評?蘇明說,上海高中綜合素質記錄和評價的主要內容將凸顯素質教育價值導向、強化綜 合性,將品德發展與公民素養、修習課程與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都納入評價范圍。為了使評價客觀,將于近期啟用全市統一的高中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提供規范的統一標準管理,確保數據真實;在信息錄入上,明確高中學校作為信息錄入主體,盡可能采用客觀數據導入方式,以客 觀性確保真實性。同時把部分原本難以考察的主觀性指標,轉化為參與相關活動情況的記錄及成果,讓評價內容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
還有不到兩個月即將迎來高考,按照高考招生“三年早知道”的基本規律,市政府去年公布實施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從2017年開始實施。蘇明提醒,今年秋季高考政策基本延續往年,沒有大的變化,請各位考生安心準備。
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
不少高校公布的就業率并不低,但為何一些畢業生仍會覺得難?蘇明說,去年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共有2.97萬家用人單位到上海市學生事務中 心登記對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用人需求,對應屆生需求的崗位總數為20.06萬個,比2013年增加近30%。從實際情況看,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時,考量因 素還很多,包括薪資待遇、行業前景、晉升機會、地域位置等。對追求就業質量較高的畢業生來說,與他們的期望要求相互匹配的崗位一定是有限的。
據統計,今年全市高校畢業生總數17.8萬人,與2014年基本持平(其中研究生4.3萬人、本科生9萬人、高職高專4.5萬人)。蘇明介紹,從總體上 看,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仍將面臨較大壓力,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市教委對此高度重視,已與各高校、全市各單位共同協作,合力開設更多就業新平 臺,挖掘更多就業新崗位。
“從目前情況看,用人單位需求與大學畢業生的過高薪資、崗位期望、素質儲備不匹配,是今年大學生就業需引起重 視的問題。”目前正值大學生就業黃金時段,他希望全社會一起關心,共同促進大學生就業。各高校積極推動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對接服務行業企業發展需 求,促使人才培養“適銷對路”,同時大學生也要樹立起“大眾化”的現實就業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