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將于明年啟動高考改革。日前,陜西省教育廳印發《陜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從明年秋季學期起,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在完成必修課程后組織實施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走班教學,高中畢業學分最低為144學分,選修課程不少于14學分,修滿學分方可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1.明年高一新生課本有什么變化?
2022年秋季學期起
高一新生使用新教材
通知稱,自2022年秋季學期起,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和科學的教育評價基本建立,師資隊伍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
到2025年,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內容和要求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各環節,全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進一步轉變,個性化教育和選擇性學習進一步強化,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
2.教師培訓咋實施?
明年8月前完成高一年級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好新課程新教材的全員培訓工作,指導學校抓好新課程新教材校本研修,做好學科教師崗前培訓,確保教學管理人員和各學科教師全面掌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標和新教法。
2022年8月前,完成高一年級各學科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工作。2023年至2026年的每年8月前,逐年接續完成新教材實施年級各學科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全模塊(主題、專題)培訓工作。
3.選修課、必修課如何開展實施?
高一、高二每周至少開設3課時選修課
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通知要求,學校要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勞動、體育與健康、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切實加強理化生實驗教學。落實好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含校本)課程設置,鼓勵學校加強特色化、精品化校本課程建設,高一、高二年級每學期每周至少開設3課時選修(含校本)課程。強化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支持各地和學校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聯合開發校本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推進落實省級實施意見,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制度,探索科學的選課走班教學質量監測評價方法。加強學科資源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多樣化發展,為選課走班提供有力支撐。
在完成必修課程后
組織實施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走班教學
學校要科學安排每學年授課科目課時,確保開足開齊國家必修課程,高一年級控制并開科目數量及課時,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嚴格控制課時總量。
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運行制度,健全完善行政班與教學班有效并行的管理模式。
對接新高考科目選擇模式和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深入推進學生選課選科指導。在完成必修課程后組織實施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走班教學(一般在高二學年)。
4.學分結構如何構成,如何獲得學分?
合理分配各學年學分
減少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學分認定的指導和管理,確保學分認定工作規范有序。學校要制定學分認定具體辦法,綜合學生實際修習課時、學習表現、學業質量等規定要求,遵循客觀、公正、透明原則,嚴格學分認定標準和程序。要根據課程方案,合理分配各學年學分,科學安排課程學分,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落實學生畢業學分要求。
省級統籌學業水平考試安排,促進教學進度科學合理有序,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省級統一標準要求,完善體育、藝術、技術類科目及實驗操作合格性考試組織方式。減少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應用省級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性材料的管理,做好審核公示和認定上傳。積極搭建校內外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平臺等。
高中畢業學分最低為144學分
選修課程不少于14學分
根據陜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的學分結構規定,學生畢業學分最低為14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88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不少于42學分,選修課程不少于14學分。學生至少在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學科選擇性必修課程中選修4學分。
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是必修課程,三學年持續開設。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最低修習8學分,其中研究性學習6學分,社會實踐(含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研學旅行、學生發展指導)等至少共修滿2學分。
學生的勞動課程最低修習6學分,其中志愿服務2學分,勞動實踐4學分。
體育與健康必修課程不少于12學分
課外志愿服務三年不少于40小時
根據陜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的課程結構要求,音樂必修3學分,通過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安排。有兩種組合模式供學校自選:(1)必修音樂鑒賞2學分,任選歌唱、演奏、音樂編創、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中的1個模塊1學分。(2)必修音樂鑒賞1學分,任選歌唱、演奏、音樂編創、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中的2個模塊,各1學分。
美術必修3學分,通過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安排。其中必修美術鑒賞1學分,任選繪畫、中國書畫、雕塑、設計、工藝、現代媒體藝術中的2個模塊,各1學分。
體育與健康必修課程不少于12學分。學校應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校實際,確定必修必學、必修選學的學分分配方案及課程內容,合理增加必修必學學分的設定,以滿足學生多種基礎性運動項目的學習需要。
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是必修課程,三學年持續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其中研究性學習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三年至少完成2個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社會實踐包括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勞動課程中,志愿服務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于40小時;勞動實踐學習內容可與通用技術類課程選擇性必修的相關內容以及職業體驗等校本課程內容統籌實施。
學生完成18學時課程內容的學習可獲得1學分
根據《陜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分認定辦法和畢業標準》,普通高中學分分為必修學分、選擇性必修學分和選修學分,必修學分為88學分,選擇性必修學分不少于42學分,選修學分不少于14學分。原則上學生完成18學時(以1學時45分鐘計)課程內容的學習可獲得1學分。
學分認定的意見分“同意認定”“不予認定”兩種。學生完成規定課程的修習并通過考核或獲得主管部門認可的證書,可獲得相應的學分。
學分認定由學生所在學校負責。各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學校學分認定的指導和管理。學校應按照有關規定制定學分認定的具體辦法,學分認定應綜合考慮學生實際修習課時、學習表現,并達到課程標準或相關文件的要求。應嚴格學分認定管理,對未按照方案修滿相應學分的學生,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
5.學分認定形式、程序是什么,有異議怎么辦?
通過學業、證書和過程記錄認定學分
學分認定的形式包括學業、證書和過程記錄。
1.學業。學生完成規定課程的學習,課堂教學時間不少于規定時間的4/5、學習過程表現良好、參加課程考試(考核)成績合格,即可獲得相應的學分。
2.證書。學生參加經學校確認的社會機構包括行業企業培訓,或參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考試或比賽,獲得某項資格或等級證書,均可提出學分申請。學生須提交發證單位的資質證、本人的學習記錄和證書等相關材料,由學校審核認定學分。
3.過程記錄。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勞動實踐等活動,有活動記錄、總結或報告,有反饋評價,經同學互評,由學校審核認定學分。
普通高中學校按相關標準和程序,認定學生在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等跨校選課所獲得的學分。
學生提出申請后由教師及學校進行認定
學分認定的基本程序為:
1.學生向學校提出學分認定申請,并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2.教師根據學分認定條件進行對照,提出對學生學分認定的初步意見。
3.學校對學生申請和教師提出的初步意見進行審核,作出認定結論,并由教導主任簽署認定意見。
4.“同意認定”學分的結論,應當在學校范圍內公示。“不予認定”學分的結論,要書面通知學生本人并說明原因。對“不予認定”學分的學生應當指導補足學時、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課程
對學分有異議可向學校提出復議
學生對學校作出的學分認定結論如有異議,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學校書面提出復議要求。學校自接到學生復議要求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復議,及時將復議結論書面告訴學生。如果復議結論仍然是“不予認定”,要當面對該生解釋說明。對“不予認定”學分的學生,應當幫助該生分析原因,指導該生補足學時、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課程。
學分認定工作一般在每個學段結束時進行,學校應當及時將學分認定情況分別記入學生檔案。
修滿學分方可獲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普通高中學生應在3年內完成學業,原則上不允許提前畢業。
普通高中學生取得畢業資格,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我省普通高中學籍;
2.符合中學生品行要求,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教基〔2004〕6號);
3.在規定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且總學分達到14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修滿88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42學分(其中參加高考學生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以及作為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科目,應修滿該科目上限學分),選修課程14學分;
4.參加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的各科目合格;
5.綜合素質評價中的6個項目均為合格。
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畢業條件的學生可獲得陜西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普通高中畢業證書由陜西省教育廳監制,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驗印。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