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前途君要給大家講一個很勵志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
她叫劉安婷
是一位臺灣大美妞,

高一時暑假,
她就曾去斯坦福大學交流,
還跟教授頂嘴,
沒想到教授竟還很開心,
說她有自己的想法。

高中畢業,
成績優異,
不僅保送到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和政治學系
還收到了美國10所名牌高校的錄取通知書
其中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

后來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
一畢業就職年薪200萬臺幣的紐約某醫療咨詢管理公司,
這本是一個美好結局~~

罷特,
這個姑娘放棄了在國外的所有優越條件
回到臺灣,
創立了NGO公益組織“Teach for Taiwan!”
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

消息一傳出,
有人罵她傻?
有人說她炒作?
似乎每個人的問題都集中在:
你留學的意義就是為了當鄉村老師嗎?

不少臺灣當地媒體都去采訪她,
才知道,
這個愛笑的女孩在普林斯頓大學四年時間里,
去過非洲大陸的加納、
拉丁美洲的海底、
東南亞的柬埔寨,

這一段段擔任義工和老師的磨煉,
改變了她對教育、夢想和人生的定義。

她細心地發現在臺灣的偏鄉缺的通常不是物質,
很多時候是人,
很多人都覺得可以捐錢,捐書包,捐電腦,
在臺灣卻沒有人真的愿意去到偏鄉,
去通常是短期的,
可能在假日或放假時,
沒人愿意長期留在那邊。
在臺灣的學校里,
很多學校在八九月找不到老師。

她創辦的“Teach for Taiwan”
是以美國有25年歷史的“Teach for America”為啟發點,
讓臺灣年輕人動手解決偏鄉教育問題,
回歸本質面去探討,
最大的幫助來自于真心做出承諾、
愿意長期給予幫助的人。

她把這一切所做的事情還記錄下來,
寫了一本書《普林斯頓成長之路-出走,是為了回家》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讓孩子發揮潛力,
有機會去做想做的事。
當這個最基本的目標都無法實現時,
就無法談更高一層的問題。

嘗試去追求內心的熱情,
追求自己的理想,
過自己精彩的人生。
亮麗光環下,
這位女孩勇敢的選擇,
一份真善美的力量,
真的覺得讓人感動!

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
如果是你,留學的意義會如何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