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美國一直是中國學生留學的首選,雖然名校眾多,但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都較高。美國名校更喜歡什么樣的學生?中國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做好準備,以便提高錄取率呢?
專家:美國的院校非常多,在對學生的要求上也各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美國的學校一般不太喜歡死讀書的學生,他們更偏向于接受由特色、特長或者特色潛能的學生。建議有意向去美國留學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就可以有意識地做相應地準備,比如說,除了提高學術成績以外,廣泛地攝取知識,培養自己的獨立見解、判斷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量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等。
另外,也可以真正意義上去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實踐活動。我曾經就辦理過一個去美國讀碩士的學生,他本身的學術條件并不是非常優秀,剛剛達到院方要求的基本線而已,但是實際動手能力很強,有比較出色的研究報告等,在實際申請的過程中我們著重突出了這一點。最終,這個學生被李開復的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順利錄取,實現了自己的留學夢想。
出國:理性留學越來越深入人心,近來出現了“選國家不如選學校,選學校不如選專業”的說法,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在院校和專業的選擇上,對學生有些什么建議?
專家:在我看來,這個說法還是有失偏頗。我的建議是,在具體的留學選擇上,關鍵還是要看學生的自身條件,不要只盯著幾個熱門專業,要多考慮什么樣的選擇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院校和專業,對未來順利畢業、成功就業其實都非常重要。
說到這一點,美國院校相比而言更靈活的一點在于,學生有時候并不需要一開始就選定非常具體的專業方向,可以先通過一兩年的基礎課學習,慢慢發現自己潛力和興趣所在,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主動申請轉專業。不管怎么樣,基本的出發點還在于學生本省,而不僅僅是“熱門”或者“就業”等因素。
另外,在中國傳統式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生,有時候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潛力所在,對未來也沒有很成熟地思考,就更需要在專家的幫助下清晰地評估和定位。一般來說,首先我們會通過細致了解學生所擅長的課程、感興趣的領域來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其次,我們會詳細地向學生介紹留學國家、院校和專業的相關信息,向他們講解國外的授課模式,幫助他們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再做出對自己、對未來最有利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