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留學生跟著老師學京劇
“2013年5月17日,我們一行來到北京;逛故宮,吃烤鴨,我們幸運又激動;感謝漢辦,我們親愛的母親;北京,就是第二個母親;我愛你中國!我愛你北京!”伴著西安外國語大學5名“洋學生”的原創說唱節目和吉他彈唱“北京之心”,2013孔子學院獎學金留學生“文化體驗春令營”活動近日在北京師范大學閉幕。
文化之旅不亦樂乎
西北師范大學等京外8所高校的97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學生營員來自18個國家,均為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孔子學院獎學金留學生。
逛故宮,唱京劇,舞太極扇,欣賞中國功夫……為期3天的活動讓留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
“很喜歡中國民歌的曲風,尤其那一句‘得為咿呀喂’特別有中國味!”來自西北大學的茱麗婭,在閉幕結業典禮上深情演唱的山東民歌《誰不說俺家鄉好》獲得現場陣陣掌聲。她感覺民歌比京劇學起來容易得多,“京劇的眼神和手勢好難啊!”
西北大學的瑪莎喜愛拍照和旅游,“第一天的故宮之旅,讓我對每個宮殿建筑的用途和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疆師范大學的帥小伙維塔利則對全聚德烤鴨念念不忘,“真好吃,下次來北京想再去一次!”
除才藝展示,閉幕結業典禮現場還模擬展示4組漢語課堂教學情景。“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河南大學的劉原(音)邊唱兒歌,邊教小朋友“數字1-10”,“我教授的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所以用兒歌、小游戲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更讓他們喜愛。”隨后,她和小朋友一起玩起數糖果的游戲,并把糖果獎勵給速度最快的一組。
回國繼續推廣漢語
在北師大敬文講堂安排的“北師大名師講堂”環節,讓很多留學生印象深刻。3位來自北師大的“名師”與近百名優秀留學生面對面交流。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執行院長張和生教授首先為營員開講,他認為國際漢語教師應具備以下4點基本素質,即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較好的中華文化素養、嫻熟的語言教學技巧和較強的課堂控制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現代化教育手段。
“漢語很精辟,一個漢字可以有如此深遠的寓意,這讓我真正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內蒙古師范大學的烏仁高姑娘在聽完王學松教授的《中華文化精要》后如是感慨。
春令營雖短,但“希望他們能珍惜這份榮譽,回國后繼續致力于國際漢語教育的推廣工作,為孔子學院的本土化教學搭好橋梁、奉獻才智。”國家漢辦獎學金處處長袁禮對活動的近百位獎學金生熱烈祝賀并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