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博雅教育即西方經典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是人們對于美國高等教育定義的關鍵詞,這種教育思想是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大學應該注重通識教育,提供人文訓練,培養人文素質。
U.S.News排名第86位的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要求學生在選課時需要涉獵五個不同的領域,而后才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在某一領域進行深耕。這所位于美國阿巴拉挈亞山脈西部的古老大學以其凱萊商學院(Kelley School of Business)、躋身全美排名首位的公共事務學院(School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全美前三的音樂學院(School of Music)優勢聞名。
校長Michael A. McRobbie先生在近日接受搜狐教育《智見》專訪時認為,人們對博雅教育的偏見存在于認為博雅教育只涵蓋了人文學科,而其實博雅教育即通識教育,崇尚對于人文、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廣泛涉獵。而博雅教育中的藝術教育,也并不是人們誤解的“藝術無創新”。在McRobbie校長眼中,藝術教育是偏重于形象思維的創新,藝術教育中的德育、美育等教育意識都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意識。
博雅教育僅僅是備受追捧的美國高等教育的一隅,坐擁近萬國際生以及3000中國留學生的印第安納大學如何看待校園內的多元文化?而備受中國學生與家長重視的美國大學排名,美國自身的教育者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呢?本期《智見》——留學聲將帶你跟隨印第安納大學校長的視角,進行一場美國高等教育的探尋之旅。
搜狐教育《智見》原創稿件,轉發請注明出處!
采編/搜狐教育 于博洋

印第安納大學校長Michael A. McRobbie先生
談多元文化|
接納多元文化的學生 職場更易取得成就
【搜狐教育智見】:印第安納大學的特點有哪些?與美國其他名校相比,是否有自身與眾不同的教育理念呢?
【Michael A. McRobbie校長】:就如同本次我們的中國之行一樣,反映出了印第安納大學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我們對于國際文化的高度參與和認可。
印第安納大學非常重視促進校園的多元文化氛圍。其實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印第安納大學,多元文化都是社會和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讓社會和校園得以更好運作的主要原因。對于印第安納大學來說,國際生的融入可以讓那些在美國土生土長、深諳美國西方文化的美國學生有機會感受到別國文化的特點,能夠在國際學生的身上看到異域文化的一些縮影。在課堂中,國際學生可以和美國本地學生共同學習、交流,我認為這也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教育人性化的趨勢越來越被凸顯,未來的高等教育中學生學到了什么將不再是教育的唯一關注點,和哪些人共同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交流彼此的觀點、融合多方觀點進行創新才是未來教育的將會關注的重點。因此,我認為未來教育中,留學將成為教育成功的點睛之筆,因為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優質的教育,更多的是在異域文化中鍛煉學生求同存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多元文化的校園給畢業后進入職場的學生帶來了什么呢?根據我們追蹤校友畢業后的職場經歷,我們發現在校期間對于國際文化接納度比較高的學生在職場中普遍會收到較好的反饋,并且取得不錯的個人成就。此外,對于國際文化接納度較高的校友在畢業后也更積極地參與大學的校友會活動,希望用一己之力為印第安納大學的校友會提供資源和幫助。
對于校友會的高度參與不僅能夠服務印第安納大學的校友會,對于畢業生來說,能夠通過大學關系網,擴展自身在各領域的交際范圍。這也就談到了就讀于美國大學的意義和價值之一,是利用學校的資源在大學期間拓展屬于自己的關系網和社交圈子。我認為不論是在當下還是未來的職場中,擁有一個領域寬廣、涉獵范圍大的社交關系網是決定成功的巨大助力之一。
【搜狐教育智見】:印第安納大學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視研究和實踐,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可以選擇參加研究工作。您認為這樣的教育模式對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怎樣的影響?
【Michael A. McRobbie校長】:印第安納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我們非常注重在各個學科中加強學生的調查和科研能力。提到科研,或許很多人只會僅僅將其與理工科聯系起來。其實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科研(research)存在于各個領域中,不論學生修讀人文學科還是理工學科,在美國大學中都會得到非常多的進行調查、研究的機會。就印第安納大學而言,理工科學生有非常多的機會進入實驗室、或者選擇自己興趣范圍內的科研項目與導師共同工作;而修讀人文學科的學生則可以參與很多應用型的研究,比如對某一人文相關題目進行論文研究等。
目前,美國高等學府中很多教職員工本身就是科研人員,他們不僅日常進行教授課程,也會參與學校、或者其他科研機構的科研項目。我認為,教職員工本身的科研背景就說明了美國高等教育非常重視科研探究在教育中的地位。學生除了在課堂中進行理論學習,課外實地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后,運用于實際的科研項目中才能給學生一個全面、直觀吸取知識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