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讀本科或者研究生,即便對于那些最有準備的學生來說也有很多無法預料的情況。從課堂禮儀到校園生活,在美國求學與在其他國家求學的經歷會完全不同。
在上個月的一個獎學金會議上,四位在美國求學的一年級國際研究生都表示十分享受在美國的求學經歷,因為能夠來美的國際學生都是個中翹楚,他們也愿意分享一些國際學生來美的經驗。

課堂不同
美國教育,特別是研究生階段,與其他國家相比,特別強調動手和互動的能力,這對以前沒有做過相應準備的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變化。
來自印度尼西亞,在加州伯克利學習教育的Wihardini說到:“要對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在這里,你應該是個獨立的自學者,同時要了解別人對你的期望是什么。”她繼續(xù)說到,課程倒是不一定更難,但是會不一樣。比如說,在美國的學生可能上的課少,但是對課程資料的學習更深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大聲說出自己的看法,這種或者在班級上表現(xiàn)自己或者之后去教授辦公室交流都讓國際學生感到驚訝。
另一名國際學生提到,教授們都和藹可親,學生們可以自由交流。但是這種自由的討論也意味著教授們要求“真正的討論”而不是單方面的講課。要適應這種交互課堂氛圍,你需要有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事實上,如果你來美國的話,你必須要有求勝心。

城市不同
從熙熙攘攘的紐約市到平坦開闊的堪薩斯平原,無法用一個詞語簡單地定義美國。這會給那些從未調查學習所在地的國際學生帶來震撼。一些學生從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到美國的鄉(xiāng)村,他們以為會去一所好高校學習,學校確實是好的,但是來到后還是感到驚訝。
來自西班牙的Deben在美國學習機械,他分別在德州農工大學和科羅拉多礦業(yè)學院就學,這是兩所完全不同位置、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差異很大的學校。他喜歡在德州農工大學讀書的時光,也提到最初的一段適應生活,直到他找到可以開車帶他到大學城外的朋友為止。
他建議,不管你在哪里就讀,提前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也可以對該地的住宿和飲食的價格有個大概的印象。比如說,在伯克利的住宿和外出就餐比在其他偏遠地方的成本要高得多。

文化障礙
來自危地馬拉的Aldana學習了許多自己文化以外的歷史,包括但不限于美國。因此,當她發(fā)現(xiàn)其丹佛大學的許多美國同學沒有這種世界知識的廣度時,她很驚訝。“我有時候覺得研究更多關于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知識,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瓜地馬拉,”這位學經濟發(fā)展的學生說。
缺乏知識可能歸咎于不敏感,也可能是無意,她聽到美國人對她的外貌和文化傳統(tǒng)的評論。雖然有時很傷人,但Aldana說她學會了以靈活和開放的態(tài)度面對那些表達對文化感興趣的人。“我的想法是計劃搞一個對話,”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