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楊夢婷
畢業學校:安徽蕪湖市第一中學
現讀學校、專業: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
愛好:閱讀、看動漫
最喜歡的兩本書:《追風箏的人》《未名湖畔的愛與罰》
風雨高三
楊夢婷
只有當一件事成為回憶之時,才能顯出它的珍貴。高三的生活便是如此。幾個月前我求神拜佛恨不能早日超脫,如今高考已經結束了,回憶起那段苦澀而又甜蜜的日子,心中留存的滿是感動和懷念。
“是沉寂的夏夜吹來的涼風,是天邊飄來的一片白帆,是噴薄而出的朝陽在地平線的盡頭召喚跋涉者勇往直前,是殘雪里露出的一抹新綠,給大地以春的希望。”剛從物理競賽的“水深火熱”中逃離出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高三就馬不停蹄地到來了。記得物理競賽復賽結束的那天晚上,我連夜趕到書店搬回了一大摞復習資料,帶著對物理競賽失利的傷感,開始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在參考書的扉頁上,我虔誠地寫上心中的夢想。短短的兩行字無關理想的大學,也無關目標分數或名次,只是對自己的勉勵和期許。那兩行字就像一柄劍劃開我心中的平靜。那一刻,我選擇了遠方,風雨兼程也義無反顧。
漸漸地我發現,高三的一切并非我想的那樣順心遂意。一方面,高三的學習要求對知識的掌握更系統,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我的生活不再像高一、高二那樣輕松自如;另一方面,校長實名推薦和即將到來的自主招生的壓力,讓我忙得焦頭爛額。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我挑燈夜戰,身心俱疲卻難以入眠,又有多少個清晨我睡眼蒙眬,迎著寒風走在上學路上。一套又一套的習題,讓我刷到近乎麻木,成績卻不升反降,從“一模”的全校第一,到“二模”的全校第十四,再到“三模”的全校第二十一,向來自詡成績穩定的我雖拼盡全力,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茫然、無力席卷而來,我一次又一次下調自己心中理想大學的標準,從清華、北大到上海交大,到后來的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理想似乎離我越來越遠。
那是我高三這一年中最黑暗的歲月,我就像顛簸于大海上的一葉扁舟,在暴風雨中艱難前行。有一天,數學老師找到了我,他說:“你的實力大家都知道,你的努力大家也看到了,但你把心中的弦繃得太緊,失去了韌勁,自然考不出你的水平。你最大的問題在心態,而不在知識、能力上。”在老師的幫助下,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高三學習也應有張有弛,我有意放慢了自己的生活節奏,課余之時聽聽音樂,和同學聊聊天,散散步。學習的重點也從知識、能力培養逐步過渡到應試技巧上來。明確了方向,我又找到了從前的那種自信,“四摸”“五模”成績逐步回升,雖然難復高一、高二時獨占鰲頭的風采,但努力有了回報所帶來的滿足和自豪已足以堅定我的信念。
高三的300多個日子漫長而又短暫,高考倒計時牌上那個鮮紅的數字越來越小,6月7日,全省52.7萬考生踏上沒有硝煙的戰場。高考前夜如臨大敵的慌亂,考場上奮筆疾書、恨不能窮盡才學的緊張,高考結束鈴聲響起那一刻的釋然——兩天的高考并非煉獄,卻也沒有什么奇跡降臨。我的高三在驚心動魄中風平浪靜地結束,北京大學,一段新的旅途悄然開始。
學弟學妹們,馬上就要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挑戰了,現在一定很緊張吧!這中間會有歡樂,也會有痛苦。我覺得,與其被動地接受,不如更主動地享受高三這一年:雖說學習是高三的主旋律,但并非生活的全部,努力學習之余也要有適當的放松。高考關系重大,每個人都想求得完美,不過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不要對自己太過苛求,盡力就夠了。只要有信心、耐心,以平常心對待高三生活,將自己最美好、最光輝的一面表現出來,整個世界都是你的。